一、法院憲法可否作為直接依據?
憲法不是法院審理案件的直接依據,是根據《憲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睉椃ㄊ菄业母敬蠓?,是制定具體法律的總的原則規范。在司法實踐中,能被引用的只能是具體的法律規范比如《合同法》、《刑法》等,不能引用憲法。舉個例子,憲法中有保護公民人身權的內容,但是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要付的具體法律責任由《刑法》的故意傷害罪作了具體規定了,所以只引用《刑法》而不能在引用憲法。
《憲法》第126條中的“法律”特指普通法律,該條僅授權法院依照普通法律的規定行使審判權。法院必須遵守憲法,但談不上“依照”憲法規定行使審判權。法院以遵從憲法最高法律效力、奉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維護憲法尊嚴和保證憲法實施等多種方式遵守憲法。不適用憲法是法院的憲法義務。
法院對其所適用的法規范性文件做合憲法律理解,是憲法的根本法地位在我國司法領域得以體現的最重要渠道。單憑憲法文本無法確定“法律”的范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對“法律”范圍有能動的影響,但其影響幅度有確定的區間。
在目前的法律體制中,“法律”實際上包含了三個層次的法規范性文件?!胺伞钡淖顑灧秶鷳撌亲罡邍覚嗔C關制定的法規范性文件和根據憲法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軍事法規。法院在行使審判權的過程中要完全回避對憲法的援引是不恰當、不可能的。放任各級法院和法官任意援引憲法固然肯定是不行的,但一概不準許援引憲法也不利于憲法的充分實施。對憲法的遵守性援引應在充分研討的基礎上做出制度化安排,以便各級法院和法官能有所遵循。
綜上所述,憲法被制定出來之后其目的并不是讓其向其他的法律一樣可以直接在社會上適用而降低了其地位,憲法是為了制動具體的法律并且指導某些法律中有沖突的部分可以及時得到調解而不至于在社會上出現很多的法律問題和矛盾。
憲法原則和基本原則是什么?
憲法規定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
憲法修改的部分內容的建議有哪些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合并后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1-24申請專利后能否主動撤回
2020-12-31網上購物商品與描述不符但又不給退怎么辦
2020-12-22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繼女應承擔繼母的贍養費嗎
2021-01-06贍養費能一次清嗎
2021-03-07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保險經紀人委托人可以是誰
2021-03-07運輸工具保險概述
2021-02-22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需要理賠
2020-12-19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買保險關注5個關鍵節點
2020-11-26如何寫荒地承包合同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