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憲法公民監督的途徑都有哪些渠道
1、通過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或地方人大常委會反映;
2、采用書信、電子郵件、電話、走訪等形式,向有關部門舉報或反映;
3、通過媒體工具(電視、廣播、報紙等)進行監督。
二、五大原則
1、依法監督
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的,離開了憲法和法律的監督就失去了法律依據。人大監督的對象、內容、范圍和方式都要嚴格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按照法定的程序,對法定的對象進行監督。
2、職權分工
或者說是不包辦代替的 原則。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要做到既不失職,又不越權,就必須遵循憲法規定的國家機關職權分工的原則。憲法和有關法律在保證人大及其常委會統一行使國家 最高權力的前提下,明確劃分國家的行政權、 審判權、檢察權,并規定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不得兼任 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
3、監督大事
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監督職權主要應是涉及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重大問題。人大監督的內容應該是國家和地方事務中那些帶有根本性、長遠性的重大事項。即工作監督要抓大事,法律監督要抓典型。
4、集體行使權力
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監督的顯著特點,是 集體行使監督權。即監督意向的確定,監督行為的實施,監督結論的形成,都要按照 法定程序,經過集體討論,通過會議表決來決定。 主任會議和常委會的工作機構也主要是為常委會的監督做必要的準備和組織協調、了解 督辦等工作,不能直接做出決定和進行處理,任何處理決定都由人大及其常委會集體做出。
5、堅持黨的領導
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對“ 一府兩院”和它的工作人員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必須在同級黨委的領導下進行。重大問題,必須及時向黨委請示報告,這也是一項重要的政治原則,必須堅決執行。
在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相關的權利,公民在實際生活中對相關政府進行相應的監督,通過網絡、報紙等渠道。有效地保護了我國的法律公正和相關的政府人員的廉政清潔。為我國的公民的合法權益和我國的法制建設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
國外修改憲法對世界可能有哪些影響?
修改憲法內容是主要有哪些?
憲法規定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與股權轉讓有關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0網上立案可以撤回嗎
2020-12-08案件到檢察院多久會傳喚
2021-01-24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可以同時約定仲裁和訴訟嗎
2020-11-09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需要審查批準嗎
2021-01-16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2)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