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違反集體利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行為,是行為人雙方共同合謀進行的,以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為目的的民事行為。
條件:
1、當事人主觀上為惡意。即行為人明知或應知某種行為將造成對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損害,而故意為之。當事人出于惡意,表明其主觀上具有違法的意圖。
2、當事人之間互相串通。互相串通,即當事人具有共同目的,希望通過實施某種行為而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利益。共同目的可以表現為當事人事先達成一致的協議,也可以是一方作出意思表示,而對方或其他當事人明知實施該行為所達到的目的非法,而用默示的方式表示接受。
二、權利濫用與侵權行為的區別是什么?
所謂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指一切民事權利之行使,不得超過其正當界限,行使權利超過其正當界限,則構成權利濫用,應承擔侵權責任或其他法律后果。權利濫用與侵權行為的區別如下:
1、構成權利濫用,須有正當權利存在,且屬于權利行使或與權利行使有關的行為;而侵權行為事先并無正當權利存在,不屬于權利行使或與權利行使無關。
2、禁止權利濫用之立法目的,在于對民事權利之行使予以一定限制,通過對權利濫用的禁止或制裁以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而侵權行為制度并無限制民事權利的目的。
3、權利濫用以當事人有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故意為要件,在行使權利時僅因為過失造成他人或社會公共利益損害的,不構成權利濫用;而侵權行為不僅以故意為要件,僅因過失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亦可構成侵權行為。
綜上所述,民法總則是近年來民法體系的重大修改和完善,其中對違反集體利益的行為做出認定,如果當事人出于惡意,串通實施損害集體利益的,其民事行為無效,并且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在合同中存在這樣的條款,整個合同應當是無效合同。
民法總則三年訴訟時效適用是什么?
民法總則中的近親屬是怎么規定的
民法總則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中關于牙齒脫落的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05合同不兌現可廢除嗎
2020-11-28占道經營城管罰款標準是什么
2021-03-19請了律師但是沒開庭,律師費能退嗎
2021-02-21以公司名義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2021-02-26信用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12國有控股企業能破產嗎
2020-11-15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保險賠償金給付的若干法律問題
2020-12-06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是否要購買強制保險
2021-02-08承包林地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1-01-30回遷房滿五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