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虛偽意思表示的規(guī)定是什么?
1、真意保留,指表意人故意隱匿其內心真意,而表示與其真意不同的意思的意思表示。
2、虛偽表示,指表意人與相對人同謀而為的虛假的意思表示。
3、重大誤解,指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guī)格和數(shù)量等發(fā)生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行為。
4、誤傳,指因意思表示傳達人之錯誤而導致的意思與表示的不一致。
5、欺詐,指當事人一方故意編造虛假情況或隱瞞證實情況,是對方陷入錯誤而為違背自己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
6、脅迫,指為達到非法的目的,采用某種方法造成他人精神上的巨大的壓力或直接對他人肉體施加暴力強制的行為。
7、乘人之危,指行為人利用對方當事人的急迫需要或為難處境,迫使其作出違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條件的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的生效
(一)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生效。
(二)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采用數(shù)據(jù)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對人指定特定系統(tǒng)接收數(shù)據(jù)電文的,該數(shù)據(jù)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tǒng)時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統(tǒng)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數(shù)據(jù)電文進入其系統(tǒng)時生效。當事人對采用數(shù)據(jù)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三)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時生效。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四)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發(fā)布時生效。
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行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或者符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時,才可以視為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的撤回
行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應當在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前或者與意思表示同時到達相對人。
意思表示的解釋
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應當按照所使用的詞句,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意思表示的含義。
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詞句,而應當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行為人的真實意思。
綜合上面所說的,虛偽本就是屬于一個人品不好的意思,而對于民法總則里如果出現(xiàn)了這種行為的人如果沒有造成什么損失就不需要承擔什么責任,但如果因為這種行為而造成了他人受到了損害,就必須要受到法律的處罰,所以,做人一定要誠懇不能有什么不好的行為。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順序是如何規(guī)定的?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婚姻關系的條文內容是什么?
民法總則保護見義勇為是怎么規(guī)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創(chuàng)文章侵權如何賠償
2020-12-26贈送的配件屬于產品質量問題嗎
2021-02-21勞動關系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9上傳翻唱歌曲算侵權嗎
2021-01-25什么食品可以申請專利
2021-02-23保證書里面的提到賠償費用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交通事故需要賠償哪些費用
2021-02-07如何轉移婚內財產,轉移婚內財產有效嗎
2020-11-11婚內過錯賠償最新規(guī)定是什么
2021-01-28養(yǎng)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yǎng)費嗎
2021-01-27船舶糾紛屬于什哪里管轄
2021-01-27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競業(yè)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家庭財產保險在運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8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