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34條內容是什么?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人員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并根據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為其指定新監護人:
(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行為的;
(二)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并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的;
(三)有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的。
前款規定的有關人員和組織包括: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員,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有關人員和組織未及時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監護人資格申請的,民政部門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
二、詳細介紹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的兄、姐;③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按照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親屬;⑤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上述范圍的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4、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別規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對此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我國的未成年人以及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是無法對自己的人身和財產進行負責,所以國家也是規定了此類人群必須要有監護人進行監護,同時也會在法律中規范監護人的具體職責,如果原先的監護人沒有履行應盡的義務時,也是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撤銷或者更改監護人。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上轉賬記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1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放棄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地役權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14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9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