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民事行為能力是怎么規定?
民法總則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主要是:
第十七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擴展資料:
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能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簡言之,民事行為能力為民事主體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提供了現實性。
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獨立地以自己的行為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
我國《民法總則》規定,成年人(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此處的“視為”是指法律擬制,也就是本來沒有達到一般的條件,但是法律授權與達到一般的條件一樣的法律效果。并且這種情況不會隨著收入的變化而變化,一經達到條件就自然的延續下去,除非出現一般條件下的改變行為能力的情況。
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自己面對的民事糾紛的對象只是一個孩子的情況,但是至于孩子是否能夠自己承擔惹下的禍的話還是需要結合民事規定中的民事能力,如果是十六歲以上的孩子可能就已經具備了獨立的能力而在面對糾紛時就可以有自己的主張了。
民事責任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區別是什么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
民事責任承擔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建拆除決定是行政處罰嗎
2021-02-272020財產保全申請書(范文)
2021-01-15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哪個快
2021-02-11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員工簽保密協議公司不給保密費怎么維權
2020-12-23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