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中見義勇為的規定有哪些?
第一百八十三條: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傷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百八十四條: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二、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因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所應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法律后果,是事后的追究;所謂歸責,即行為人因其行為和物件致他人損害的事實發生以后,應以何種根據使其負責。
那么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是指由特定機關依法對行為人的民事責任予以追究而進行的判斷和確認,也即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
三、侵權責任構成要件
1、行為的違法性。是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或強制性規定。
2、損害事實的存在。既包括對公共財產的損害,也包括對私人財產的損害,同時還包括對非財產性權利的損害。
3、因果關系。不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也就是說,引起損害事實的發生是由于不法行為的實施,如果損害事實并非不法行為的實施所致,則不構成侵權。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過錯是侵權行為構成要件中的主觀因素,只要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無論其是故意還是過失,是一般過失還是重大過失都應承擔賠償責任。
四、民法基本原則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結合學理解釋,可將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概括為:平等原則,自愿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禁止權利濫用原則,綠色原則。
有關見義勇為的規定在民法總則中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也對見義勇為行為時給它人造成了財產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情況下如何進行合理的司法認定進行了規定。需要注意的是,見義勇為是傳統美德,在民法總則中加以規定是為了更好的發揚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鼓勵見義勇為。
民法總則見義勇為解釋是怎樣的?
見義勇為加入民法總則是如何規定的?
民法總則保護見義勇為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川房屋拆遷安置補償糾紛處理和維權
2020-11-10征地補償安置協議
2020-12-18不經本人同意私自錄音違法嗎
2021-01-18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如何理解婚前財產的自然增值
2021-01-26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對方車輛全責保險公司是否應賠付
2021-02-10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車損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1-28提供發票原件才會理賠嗎
2021-02-19保險代理人該怎么應對保險糾紛
2021-02-20校方責任保險理賠案例導言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