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雖然現在社會提倡的是文明社會,和諧社會。但是現在仍然存在著一部分不安分守己的人,也就是現在所謂的黑社會。當然這些人可能一開始都是遵紀守法的市民,只是一些特定的原因導致的。但是有這些人的地方總會因為一些小事就發生聚眾斗毆的事件,給很多人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那么我們今天討論的就是聚眾斗毆雙方都要抓嗎?
處罰準則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規定,聚眾斗毆罪是指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糾集眾人成幫結伙地互相進行毆斗,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聚眾斗毆罪侵犯的客體是所謂公共秩序,不應簡單地理解為公共場所的秩序。
聚眾斗毆罪包括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守的各項共同生活的規則、秩序,在實際生活中,聚眾斗毆犯罪可以是在公共場所,例如在公園、影劇院中,也可以是發生在較僻靜的私人場所。
構成條件
(一)聚眾斗毆罪的
因此,無論是在何種場所進行聚眾斗毆犯罪活動,均應視為侵犯了公共秩序。
聚眾斗毆犯罪往往同時會造成公民的人身權利和公私財產權利受到侵害的結果。但是,其所侵犯的主要不是特定的個人或者特定的公私財物,而是用聚眾斗毆行為向整個社會挑戰,從而形成對整個社會秩序的嚴重威脅。因此,公然藐視法紀和社會公德,破壞公共秩序,就是聚眾斗毆罪的本質特征。
聚眾斗毆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糾集眾人結伙毆斗的行為。聚眾斗毆主要是指出于私仇、爭霸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而成伙結幫地毆斗。"聚眾",一般是指人數眾多,至少不得少于3人;斗毆,主要是指的采用暴力相互搏斗,但使用暴力的方式各有所別。聚眾斗毆多表現為流氓團伙之間互相毆斗,少則幾人、十幾人,多則幾十人,上百人,他們往往是約定時間、地點,拿刀動棒,大打出手,而且往往造成傷亡和社會秩序的混亂,是一種嚴重影響社會公共秩序的惡劣犯罪行為。斗毆起因或為爭奪勢力范圍,或為哥們出氣進行報復,或為爭奪女人發生矛盾等等,總之是要顯示自己一伙人的"威風"、"煞氣",壓倒對方,而置公共秩序于不顧。
(二)聚眾斗毆罪的
聚眾斗毆罪的主體是,凡年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聚眾斗毆罪。但并非所有參加聚眾斗毆者均構成聚眾斗毆罪。只有聚眾斗毆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才能構成聚眾斗毆罪主體。所謂首要分子,是指在聚眾斗毆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所謂其他積極參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的在聚眾斗毆中起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對于一般參加者,只能依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追究行政責任,不能構成聚眾斗毆罪主體。
聚眾斗毆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犯罪。犯罪的動機,一般不是完全為了某種個人的利害沖突,也不是單純為了取得某種物質利益,而是公然藐視國家的法紀和社會公德,企圖通過實施聚眾斗毆活動來尋求刺激或者追求某種卑鄙欲念的滿足。行為人在思想上已經喪失了道德觀念和法制觀念,是非榮辱標準已被顛倒。這種公然藐視社會公德和國家法紀的心理狀態,是聚眾斗毆犯罪故意的最明顯的特點。
認定界限
(一)聚眾斗毆罪與群眾中因民事糾紛而互相斗毆或者結伙械斗的界限
主要表現在后者不具有流氓犯罪的動機、目的,不是流氓活動,在群眾中的互相斗毆或械斗中犯故意傷害罪(包括輕傷、重傷)、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等罪的,構成何罪就認定何罪。
(二)聚眾斗毆罪與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界限
1、犯罪的動機、目的不同。聚眾斗毆罪是基于流氓動機,在實施各種流氓活動時破壞公共秩序,后罪則是基于某種個人動機、目的,用聚眾鬧事方式,要挾國家機關或有關部門,以滿足個人的要求為目的。
2、犯罪形式不同。聚眾斗毆罪可以聚眾進行,也可以單獨實施,后兩種罪只能聚眾實施。
(三)聚眾斗毆罪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這說明在聚眾斗毆活動中,一旦造成他人重傷、死亡的,一律按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這是對犯罪的一種轉化型規定。
綜上所訴,聚眾斗毆雙方都要抓嗎?法律會先處置首要分子,對于其他人也會給與相對應的處罰和教育。希望大家都能夠遇事冷靜思考,以暴制暴是最愚蠢的辦法,我們現在是法治社會,我們完全可以采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希望所有人都能做遵紀守法的好市民。
聚眾斗毆罪辯護詞
聚眾斗毆主犯能保釋嗎?保釋要如何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減資退股需要簽訂協議嗎
2021-01-28醫療事故罪與醫療意外的界限是什么
2020-12-13請律師發律師函多少錢
2020-11-16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2-28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土地承包權可以抵押嗎
2020-11-16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