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會把“尋釁滋事”和“打架斗毆”混為一談,認為二者是等同行為。其實不然,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我國法律也對此有嚴格的界定。那么,尋釁滋事行為的認定有哪些規定?小編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條文為大家整理如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本罪與非罪的區分
根據本條的規定,尋釁滋事罪,必須是行為情節惡劣、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才構成犯罪。對于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尋釁滋事行為,只能以一般違法行為論處。我們認為,判斷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屬于情節嚴重應該綜合以下幾個方面因素進行分析:
1、行為的方式和手段。行為的方式和手段對危害結果的大小具有決定性作用,對社會心理的傷害程度也有很大影響。因此在認定情節是否嚴重時,應該考察行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脅等手段,是否采用了公開或者組織的方式等。
2、行為的直接危害結果和間接不良后果。直接危害結果是行為直接對社會造成損害。間接不良后果是指行為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或間接引起的損害。行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自殺,是否引起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是否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等,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重要因素。
3、行為的時間和地點。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實施,所造成的社會影響是不同的。白天在公共場所的滋事活動當然要比晚上在荒郊野外的危害性大。
4、行為人的一貫表現。行為人的一貫表現表明了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大小,決定著行為人接受改造的難易程度。是否多次尋釁滋事、屢教不改,也是認定情節嚴重與否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本罪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的界限
三者都是破壞公共秩序的犯罪,但存在明顯區別。
1、犯罪動機不同。尋釁滋事罪是為了滿足耍威風、取樂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動機是為了實現個人的某種不合理要求,用聚眾鬧事的形式,擾亂機關、團體、單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擾亂公共場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對有關單位、機關、團體乃至政府施加壓力,
2、犯罪形式不同,尋釁滋事罪不要求聚眾,后二者必須是多人以上以聚眾形式出現。
3、客觀方面不同。尋釁滋事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行為,或者追逐、攔截、辱罵他人,情節惡劣的行為,或者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毀損、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行為,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行為;后二者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聚眾沖擊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或者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
4、犯罪主體不同。尋釁滋事罪的所有參與者都要以本罪追究刑事責任;后兩者只追究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的刑事責任。
(三)本罪與敲詐勒索罪的界限
兩者的區別在于:尋釁滋事行為人勒索的動機是為了滿足精神上的刺激,故意炫耀,因此犯罪往往是當面地、直接了當地進行,敲詐勒索行為人索取財物是主要目的,因此他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常常以間接的或當面暗示的方法進行,往往采取隱秘的方法,持著不愿讓人覺察的態度。
(四)本罪與搶劫罪的界限
1、主觀特征上不同。尋釁滋事罪是以滿足耍威風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為動因,以破壞社會秩序為目的搶劫罪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為目的,犯罪動機多種多樣。
2、客觀上不同。尋釁滋事罪表現為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行為;搶劫罪表現為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行為。
3、客體上不同。尋釁滋事罪侵犯的客體是社會公共秩序;搶劫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以上就是“尋釁滋事行為的認定有哪些規定?”的具體回答。希望通過以上資料的給出,能使大家明白尋釁滋事的社會危害性以及造成的后果,不論遇見什么事情都能夠冷靜理智的處理,千萬不要因為意氣用事而觸碰到法律的界限。如果還有其他疑問建議可以繼續瀏覽本網站進行查詢或者與專業律師進行線上的溝通。
尋釁滋事罪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尋釁滋事罪量刑標準2020
尋釁滋事罪最高判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轉賬支票背書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3-06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變更小孩監護人必須滿足的條件
2021-01-05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