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行賄與公司行賄區別是什么
單位負責人既可能代表單位行賄,也可能為實現個人目的而以單位名義行賄。界定要點:
(1)目的不同。自然人行賄是為了謀取個人不正當利益,單位行賄則是為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
(2)利益歸屬不同。因行賄取得的違紀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是自然人行賄;歸單位所有的,是單位行賄。
(3)實施的主體不同。單位行賄的主體是單位,而自然人行賄的主體是自然人。雖然單位行賄也是通過具體自然人實施的,但這是在單位意志的支配下實施的。
(4)給付財物時名義及程序不同。單位行賄一般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以單位的名義實施,而自然人行賄則是由個人決定,以個人的名義實施。
二、最新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個人行賄罪的立案標準為三萬元。
根據《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二)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三)通過行賄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四)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實施非法活動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員行賄,影響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對于個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在分別達到了規定的立案標準之后,往往是分別以行賄罪與單位行賄罪來論處。這與一些集自然人犯罪和單位犯罪為一體的情況不同,將自然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分開為兩個不同的罪名,分別給予犯罪主體不同的處罰。因而,我們尤其要注意,在單位行賄構成犯罪的情況下,不能認定為行賄罪,而應該是單位行賄罪。
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行賄罪最新司法解釋
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協議能否解除
2021-01-06全款公寓房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1-2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基本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什么是遺贈扶養協議 ?
2020-11-24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如何確定
2021-02-28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暑托班小朋友受傷了家長要求賠償怎么辦
2021-02-25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保險合同約定不明 超規用藥全額理賠
2021-03-01【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