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保險法修訂案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第65條規定:“被保險人死亡后,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保險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有關規定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
(一)沒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無法確定的;
(二)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沒有其他受益人的;
(三)受益人依法喪失受益權或者放棄受益權,沒有其他受益人的。我們認為,保險法修訂案從立法角度明確了保險金與遺產法律關系,有助于厘清爭議,糾正誤區,并正確指導實踐。
一、明確區分保險金和遺產的法律性質。我們知道,遺產與保險金概念不同,法律性質迥異。保險法中的保險金是指保險事故發生后,保險人根據保險合同約定的方式、數額和標準,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賠償或者給付的金額。保險金因特別法律關系(保險合同)而產生,有特別受讓對象(被保險人、受益人)。而遺產,依照《繼承法》,是指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收入等7項。
現行保險法第64條規定,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的繼承人履行給付保險金義務。從條文邏輯上考察,存在幾個模糊之處,繼承人是受益人嗎?保險人給付的究竟是保險金還是遺產?這筆保險金是否需要交納遺產類稅?是否需要提前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和稅款?繼承人是法定繼承人還是遺囑繼承人?如果是法定繼承人,是第一順序繼承人還是全部繼承人?繼承人領取保險金需要履行那些手續?
保險法修訂案明確了在規定情形下,保險金為繼承法意義下的遺產性質,繼承人不是受益人,并明確保險人需要按照繼承法規定的給付方式和要求履行給付義務。
二、明確遺產處理適用法律標準,防止法律沖突。依照現行的保險法規定,保險金成為遺產后的處理方式是,保險人直接將保險金給付繼承人。但是,我們知道,遺產繼承是很復雜的過程,涉及的關系人包括死亡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債權人等,《繼承法》第四章專章就遺產處理進行規定,作為遺產的保險金究竟最后給誰,需要按照遺產處理的現實來決定,如此,就產生了保險法和繼承法的沖突,讓保險實踐左右為難。保險法修訂案給出了答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費是由哪一方出的
2021-02-13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動物致人損害的形態可分為哪幾種
2020-11-12行政強制執行能分階段履行嗎
2021-03-23互聯網金融是非法傳銷嗎
2020-11-09抵押財產屬于破產財產嗎
2021-02-25車撞到人責任書沒下來,負不起醫藥費怎么辦
2021-01-10交通事故是否為必要共同訴訟
2021-02-19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勞動合同到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4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