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的法律地位
關于遺產的法律地位有人格說,法人說,繼承客體說,無主財產說等觀點。筆者在此主張法人說。遺產本身因可能附有遺囑,債務等限制性權利而具有獨立人格,故可以享有權利,負擔義務。遺囑是被繼承人死后其生前意思表示的延續,即通過遺產的方式將本來權利能力,行為能力已經消失的個體的生前事務進行終結的意思表示。屬于法律事實,是法律為死者設立的遺產處理方式,法定繼承的發生可以視為被繼承人選擇法律規定的方式處理自己的遺產的行為。
(一)成立的財產基礎性。
遺產自身就是財產,遺囑即為支配其的宗旨,這部分財產按照遺囑的內容被進行分配。財團法人,又稱“目的財產”,以一定的目的財產為成立基礎的法人,表現為獨立的特別財產。從這一點上看遺產的確定和財團法人的設立從本身基礎上看頗為近似。都具有特定的財產,并且具有明確的目的,也就是說,遺產明確且可供執行并嚴格按照遺囑內容行事,財團設立人為財團規定永久性任務,財團為此而存在。
(二)組織的執行性。
遺產只是一份財產的集合,它的執行按遺囑的規定或者法定繼承進行分配。任何人不能改變其設立時規定的內容,因此只能單純的執行。財團法人也沒有意思機關而僅有執行機關,而執行機關的行為依靠章程。遺產和財團法人都是為了尊重設立人的意志所設立,因此其活動的宗旨便是維護這種意志,遂不設意思機關以免其宗旨被更改。
(三)目的變更的維持本意屬性。
遺產和財團法人的本意原則上是不能被撤銷的,只有發生了法定的事由才可以被更改。根據我國《繼承法》第7條的規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3)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只有此種法律規定的情形能使剝奪繼承人的繼承權被剝奪,其他任何個人,組織都不得剝奪其繼承權。相對改變遺產繼承方向的處理還有《繼承法》規定的代為繼承和轉繼承的情形。財團法人章程規定的目的也可以被修改或撤銷,對此《德國民法典》第87條規定:基金會的目的不能完成或者其完成危及公共利益時,主管行政機關可以為基金會另定目的或者將其基金會撤銷。可見在維持愿意這一點上遺產的處理和財團法人的規定也是近似的。
(四)終結的遵循創理者意思屬性。
遺產的終結即是其按照遺囑或法定繼承分配完畢后終結。遺囑是處分行為,是有特定相對人的單方行為,是嚴格依據被繼承人意思設立的。法定繼承是法律直接規定的,屬于法律事實,但遺產按照其規定執行也可看作是被繼承人的自我選擇。財團法人的終結也是因完成章程設立的任務,或是其繼續存在已不能完成章程所設立的任務而宣告破產,此兩種情形都與設立時的意思有關,都是對設立者意思的遵循。從這一點遺產和財團法人也有本質上的一致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會通知去拿定責書嗎
2020-11-17未成年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2021-01-21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履約保證金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1-03-22探望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7農村房屋無證怎么贈與
2020-11-22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什么叫現房
2021-01-06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保險受益權的消滅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