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權嗎?
有。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以下幾種: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由此可見,作為繼承人的子女,不贍養被繼承人的,并不屬于法律所規定的喪失繼承權的情形。因此,子女不贍養父母并不喪失繼承權。
但根據《繼承法》第13條規定,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因此,子女不贍養父母并不喪失繼承權,但在遺產分配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第三款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女兒贍養父母不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定義務。
子女不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的,不僅應受到道德譴責,還可追究其法律責任。依據我國《繼承法》有關規定,被繼承人死后,繼承人可以按照法定或遺囑繼承的方式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遺產繼承權作為一種權利可以放棄,但贍養父母是法定的義務,不能夠因放棄將來的繼承權而予以免除。
二、有繼承權的主體
所謂繼承權主體,也就是享有繼承權、能行使繼承權的主體。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繼承權主體可以通過法律的直接規定明確,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遺囑指定,也可以通過被繼承人與他人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指定。具體為以下三類:
1.法定繼承人。即指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遺囑指定的繼承人。根據《繼承法》第16條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數人繼承,也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繼承。
3.遺贈扶養協議指定的繼承人。《繼承法》第31條規定:“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此外,根據《繼承法》第28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在遺產繼承糾紛中,首先要確定的便是繼承權主體,也即哪些人具有遺產繼承資格。而遺產繼承資格的確定,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應依法定遺囑的方式來分割遺產。而依法定繼承相關親屬關系的確定,則是依據《婚姻法》所規定的親屬關系間權利義務來明確是否具有繼承資格的。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有關繼承權的介紹了。其實繼承權的擁有是我國的法律記性規定的,只要老人沒有立遺囑指定繼承,那么即使是不善養老恩也是可以有繼承權的。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亡賠償怎么索賠
2020-12-06行政機關行政復議范圍
2021-02-12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2020-11-15中止探望權程序有哪些
2021-01-18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5土地法知識小輯
2020-11-10土地出讓合同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19農村集體土地轉包轉讓合同中的違法問題有哪些
2020-12-02國家土地流轉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