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參與聚眾斗毆當中的大部分群體的知識水平非常有限,他們大部分都是初中,甚至初中還沒有畢業的那些在社會上的閑散青年。這些人自力更生和解決社會矛盾的能力都非常的弱,有些從心里是覺得只是去幫朋友撐場面,反正去了不動手就行了。但是小編要糾正有些人的一個錯誤觀點就是,聚眾斗毆去了沒動手也不一定就不需要承擔任何一丁點的法律責任的。
一、聚眾斗毆去了沒動手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打架跟著去了但沒動手,是否有責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盡到了勸阻義務,沒有責任;否則,就有責任。
《刑法》
第二十五條 【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第二十六條 【主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
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對于第三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第二十七條 【從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二十八條 【脅從犯】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二十九條 【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打架斗毆構成犯罪的處罰有哪些?
如果打架斗毆的情節輕微,沒有嚴重后果,則使用《治安處罰法》予以治安處罰;如果情節嚴重,造成嚴重后果,則依據《刑法》規定,以聚眾斗毆罪處罰。看情節輕重,如果造成輕傷以上,就構成故意傷害罪,要判刑的。
1、打架斗毆構成故意傷害罪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只要構成故意傷害罪,致人輕傷的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在故意傷害案件中,如果案發前因為被害人有明顯過錯,被告人一怒之下失手將被害人致傷,情節明顯較輕,且案發后被告人又能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的,一般應從輕處罰或免除處罰。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犯罪行為所引起的附帶民事賠償,是屬于刑事法律調整的范疇,應具有懲罰性。
《刑法》第36條作了明確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分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即使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才能予以免予刑事處罰。刑法第37條規定:“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械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2、打架斗毆構成尋釁滋事罪的處罰: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打架斗毆構成聚眾斗毆罪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規定: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多次聚眾斗毆的;
2、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3、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4、持械聚眾斗毆的。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由此大家也能看出,聚眾斗毆去了沒動手在某種情形下會按照從犯減輕處罰,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沒動手的話,一般要比那些動手的人付出的法律代價小一些。如果沒動手,并且當時也見到了這種勸阻的義務的話是很有可能需要承擔責任的,但是還有些人從表面上來看沒動手,但實際上起到的卻是火上澆油的這種推波助瀾的作用,那也是必須要依律進行處罰的。
最高檢公安部聚眾斗毆罪追訴標準是什么?
學生聚眾斗毆可以不公訴嗎?
聚眾斗毆罪的定罪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現執業于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研究生學歷,有著豐富的辦案經驗,經辦過很多的民事糾紛,包括經濟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婚姻繼承、交通事故糾紛。在刑事辯護領域,也取得了很多的取保候審,緩刑,罪輕辯護等成功的案例。本人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和法律實務經驗,工作中有著高度的責任感,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努力為客戶解決問題,不讓客戶多花一分冤枉錢!目前,張留紅律師有固定的合作團隊,在辦案過程可以利用一切資源為客戶尋求真正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真正做到了只要客戶委托了我們團隊的任一個律師就相當于擁有了本團隊全部律師資源,可以得到所有團隊律師的幫助,從而使客戶的合法利益最大化。
房產抵押合同有用嗎
2021-02-15什么是買賣合同,買賣合同有哪些特征
2020-11-14房屋拆遷補償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1-27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離婚生父不同意可以改姓嗎
2021-01-03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試用期的長短有什么限制
2020-11-21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被車碰了該怎么理賠
2020-12-21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保險法解釋二的出臺,對司法實踐更具有操作性了
2021-03-22為什么購買校方責任保險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