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費用誰更少?
如果有費用的話,哪種繼承的花銷都是一樣的。
一、有關遺囑繼承的相關規(guī)定。
1、遺囑繼承的概念。
所謂遺囑繼承是指于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遺囑進行繼承的一種繼承制度。
2.遺囑繼承的特點。
(1)發(fā)生遺囑繼承的法律事實構成包括兩個法律事實,即被繼承人的死亡和被繼承人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遺囑。遺囑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只要有遺囑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不須征得他方的同意。
(2)遺囑直接體現了被繼承人的意愿。
在遺囑繼承中,繼承人、繼承人的順序、繼承人繼承的遺產份額或者具體的遺產都是由被繼承人在遺囑中指定,按照遺囑進行繼承充分體現尊重被繼承人對自己財產的處分的自由。
(3)遺囑繼承實際上是對法定繼承的一種排斥。
在遺囑繼承中,被繼承人在遺囑中指定的遺囑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人。(若是被繼承人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繼承的屬于遺贈。)
3.遺囑繼承的適用條件。
在被繼承人死亡后,只有具備以下條件,才按遺囑繼承辦理。A.沒有遺贈撫養(yǎng)協議;B.遺囑繼承不能對抗遺贈撫養(yǎng)協議中約定的條件;C.被繼承人立有合法有效的遺囑,這是遺囑繼承發(fā)生的必備條件;D.遺囑中指定的遺囑繼承人未喪失繼承權,也未放棄繼承權,具有繼承資格。
二、有關法定繼承的相關規(guī)定
1.法定繼承的概念。
法定繼承是指全體繼承人按照繼承法規(guī)定的繼承人范圍、繼承人順序、遺產分配原則等繼承遺產的一種繼承方式。當被繼承人生前未立遺囑處分其財產或遺囑無效時,應按法定繼承的規(guī)定繼承。又稱為非遺囑繼承。
2.法定繼承的特征。
(1)法定繼承中法定繼承人是基于一定的身份關系而確定的,法定繼承是以身份關系為基礎的。
(2)法定繼承中有關繼承人的范圍、繼承的順序以及遺產的分配原則的規(guī)定具有強制性。
(3)是遺囑繼承的補充。目前,我國繼承法上,法定繼承與
遺囑繼承同為繼承方式,是一種主要的繼承方式。在適用效力上,法定繼承的效力低于遺囑繼承,遺囑繼承的效力優(yōu)于法定繼承。在繼承開始后,被繼承人如果留有合法有效的遺囑,則優(yōu)先適用遺囑繼承。因此,法定繼承是對遺囑繼承的補充。
(4)是對遺囑繼承的限制。在法定繼承中,法律的規(guī)定是對被繼承人意志的推定,但在遺囑繼承中,遺囑不能違背法律的限制性規(guī)定。特留份制度即被繼承人必須在遺囑中為缺乏勞動能力且沒有生活來源的法定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因此,法定繼承也會對遺囑繼承產生一定的限制。
3.法定繼承人的繼承順序。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及其晚輩直系血親、父母以及對公
婆、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喪偶兒媳和喪偶女婿;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應由第一順序人繼承,第二順序的繼承人不能繼承。只有在沒有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的情下,或者第一順序繼承人全部放棄繼承權或喪失繼承權的情況下,第二順序繼承人才可以繼承遺產。
4、法定繼承的適用范圍。
被繼承人死亡后,有遺贈撫養(yǎng)協議的,先執(zhí)行遺贈撫養(yǎng)協議;其次是遺囑;最后是法定繼承。依照《繼承法》第27條的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法定繼承來辦理:A.被繼承人生前沒有立下遺囑;B.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C.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D.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繼承人亡;E.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到的遺產;6.遺囑未予處分的遺產。
不管選擇哪種繼承方式,只要是繼承了都有可能會發(fā)生糾紛,這時可以找律霸網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如何判斷是否達到傷殘等級(十級傷殘對比圖)
2021-02-12賣額溫槍需要資質嗎
2021-01-29成年子女對父母行使探望權的限制
2021-01-10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無房產證原件能否過戶
2020-11-25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離婚后另立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05女職工產假時間如何保證,產假期間的工資如何保障
2020-12-11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yè)機密合法嗎
2021-02-01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交通事故保險合同外的賠償應該誰來承擔
2021-01-21保險合同期滿誰能領保險金
2020-12-06“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