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證員法定回避有哪些情形
公證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證人員應當自行回避:
1.是本公證事項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
2.與本公證事項有利害關系。是指辦理公證事項的結果與公證人員自身的利益有一定影響。
3.與本公證事項的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正確辦證的。
二、擔任公證員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規(guī)定,擔任公證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齡二十五周歲以上六十五周歲以下;
(三)公道正派,遵紀守法,品行良好,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
(四)通過國家司法職業(yè)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yè)資格;
(五)在公證機構實習二年以上或者具有三年以上其他法律職業(yè)經(jīng)歷并在公證機構實習一年以上,經(jīng)考核合格。
第十九條 從事法學教學、研究工作,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或者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從事審判、檢察、法制工作、法律服務滿十年的公務員、律師,已經(jīng)離開原工作崗位,經(jīng)考核合格的,可以擔任公證員。
三、公證員不能有哪些行為
(一)同時在二個以上公證機構執(zhí)業(yè);
(二)從事有報酬的其他職業(yè);
(三)為本人及近親屬辦理公證或者辦理與本人及近親屬有利害關系的公證;
(四)私自出具公證書;
(五)為不真實、不合法的事項出具公證書;
(六)侵占、挪用公證費或者侵占、盜竊公證專用物品;
(七)毀損、篡改公證文書或者公證檔案;
(八)泄露在執(zhí)業(yè)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或者個人隱私;
(九)法律、法規(guī)、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規(guī)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公證員一般適用了回避制度的,那么就意味著就本次公證,其不能再參與了。而作為公證中的當事人,如果參與本次公證的公證員存在一些情況,可能會對公證的結果造成影響的話,可以向公證處申請回避。但最終,該公證員是否需要回避,這應該是有公證處決定。所以,不是當事人提出了回避申請,公證員就一定要回避。
公證員受賄的后果是什么?
公證書可以撤銷嗎?
公證的特別程序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房東要怎么做才合法
2021-01-28行政機關強行劃撥罰款時多劃銀行存款怎樣索償
2021-01-30治安處罰的種類是什么
2021-01-20黨紀處分到期怎么處理
2021-02-08擔保人要對私下約定的利息負擔保責任嗎
2021-02-05監(jiān)察機關哪些情形下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1-01-17人進監(jiān)獄了欠銀行貸款怎么辦
2021-03-11家庭暴力法律新規(guī)定
2020-12-16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chǎn)保全嗎
2020-11-16發(fā)現(xiàn)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zhì)
2020-11-12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試用期時間有啥規(guī)定
2021-03-11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yè)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0-11-30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