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沒聽到出現了一些糾紛的話,可以向仲裁庭來提起仲裁,這個仲裁之后的結果對于雙方來講都是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必須要遵守,那么這和訴訟到底有什么樣的區別,以及在我國仲裁究竟是什么意思,適用于什么樣的情況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到底什么情況下才可以仲裁的問題。
一、仲裁的概念:
1.仲裁的發出者也就是仲裁官,必須是有著公認地位的人,在我國主要是由仲裁庭來構成的。這一部分人對于當事人的案件并沒有任何的利益關系,并且屬于我國的公職人員,社會信譽和個人信譽都比較高,所以他們做出的判決通常情況下是可以服眾的。
2.而仲裁的意思就是當事人將自己沒有辦法解決的糾紛交給仲裁的調解人或仲裁官,讓他來根據整個事件來做出一個判決。對于是非對錯,會有一個公正的判斷,其后的結果雙方都應該接受,在仲裁了之后就應該按照仲裁結果來對另一方進行賠償,或者是其他的補償行為。
二、仲裁和訴訟的區別:
1.仲裁和訴訟有著非常大的區別,訴訟是一方向法院提起,只要符合的要求,法院就可以立案,而另一方必須被動地,無條件地接受這個訴訟。但是仲裁是不一樣的,雙方必須都是自愿的行為,兩者對于一個問題沒有辦法解決了之后自愿提起仲裁,并且接受仲裁的結果,這是發出動機的不一樣。
2.另外,訴訟主要是依照法律來進行,判決主要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具有很大的強硬性,而仲裁主要是解決雙方的問題為主,在仲裁的過程當中,以調解的手段為主,來參考雙方當事人的意見,做出一個最符合雙方利益的決定。
三、對于仲裁的適用范圍也是有著相應規定的。
1.第一種才提出的主體必須是民事主體,任何的刑事或者是行政案件是不可以申請仲裁的。民事主體包括符合我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自然人或者是法人,非法人組織等等。當然,國外的法人也可以在我國提起仲裁。
2.第二,當事人提出的仲裁內容必須使自己權力范圍之內的事情,國家的公共事項或者是立法等問題是沒有辦法提出仲裁的,因為仲裁之后的結果自己也沒有辦法改變。
3.第三,仲裁的內容必須是合同或協議的糾紛,或者是財產權利的糾紛,也就是說只有在合同和協議發生的問題之后才可以提醒仲裁,如果是涉及到了刑事案件或者是人身傷害的話,沒有辦法通過仲裁這種方式來解決。
4.雖然是民事案件才可以仲裁,但是對于結婚,撫養,繼承這種糾紛沒有辦法仲裁。如果對于這些問題出現了疑慮的話,可以由法院進行訴訟解決。
以上就是關于在我國仲裁到底是什么意思,與訴訟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什么樣的區別,以及它的具體應用范圍有哪些?在生活當中仲裁實際上是多用于勞動糾紛的。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勞動仲裁申請書范本是怎樣的
勞動仲裁程序的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聚眾沒打架怎么處罰
2021-02-07債權優先于物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15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如何處罰
2020-12-13如何對債權進行分類
2020-12-07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怎樣改變土地用途
2021-03-06土地承包及其程序是什么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