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個人獨資企業變成有限公司?原債務是否用承擔
某制造廠系金某設立的個人獨資企業,該企業于2006年2月份向葉某借款10萬元。2009年7月份,金某自行組織清算后,到工商注銷登記手續。然后又在原廠與自已父親組建有限責任公司。葉某多次向金某、某制衣廠催討還款未果,便訴至法院。
經法院審理,根據個人獨資企業的性質,其債務應首先由企業承擔,原投資人不能以企業財產投資新公司而免除責任,其應對原制造廠未清償的債務承擔補充責任。但對以原制造廠未清償債務,不能以投資到新有限公司其財產承擔。金某以有限公司的股份或紅利來承擔償還債務。本案當中,金某明顯有以利用法律規定,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或作假可能性,是目前個別當事人規避債務的新形式。對此種規避債務的方法,權利人可通過其它途徑進行救濟,如采取凍結股權及紅利,強制轉讓股權,追究其它法律責任,但不能對公司的獨立人格進行否定。因此,在制造廠已注銷,其主體資格喪失的情況下,本案只能以金某為被告提起訴訟。獨資企業投資人對企業的債務承擔責任。
律師說法:個人獨資企業的相關法律介紹
原投資人與企業受讓人之間的共同責任類型為有限補充責任。在此首先不能認定為連帶責任,因為無法律規定和當事人約定承擔連帶責任的條件。其次亦不能認定為不真正連帶。個人獨資企業的債務在企業和投資人之間的承擔體現出明顯的順位特點,故此案中的共同責任符合補充責任的特征。我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投資人應當以其個人其他財產予以清償。”可見我國立法在堅持投資人承擔無限責任的同時,改變了要求其承擔連帶責任的做法,采取了補充主義。雖然現投資人相對于企業而言,處于第二順位,但個人獨資企業轉讓后原投資人相對于企業和現投資人而言則又處于第二順位。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現投資人和企業承擔的是一種有限責任,即其承擔責任的范圍應當限制在企業受讓財產范圍內。因為現投資人和企業因企業轉讓而承擔責任的基礎僅僅在于受讓了承擔企業債務一般擔保功能的財產,故讓其超出受讓企業的財產范圍承擔企業轉讓前的債務清償責任,對受讓人有失公允。
綜合上面的介紹,個人獨資企業變成有限公司要承擔前企業相應債務。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個人獨資企業變成有限公司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勞動關系證明范本
2021-02-02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起訴狀
2020-11-15公司注冊資金可以更改嗎
2021-02-02哪些公證過的債權文書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021-02-17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16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最新的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3-14故意傷害罪的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7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機械設備合同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09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