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繼承有何意義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法定繼承是遺囑繼承以外的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將遺產轉移給繼承人的一種遺產繼承方式。在法定繼承中,可參加繼承的繼承人、繼承人參加繼承的順序、繼承人應繼承的遺產份額以及遺產的分配原則,都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因而法定繼承并不直接體現被繼承人的意志,僅是法律依推定的被繼承人的意思將其遺產由其近親屬繼承。
第九條,繼承權男女平等。
第十一條,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十二條,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十三條,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撫養能力和有撫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撫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及繼承順序】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以上就是我國和遺產繼承有關的法律法規之中,對于法定繼承的意義究竟是什么這一問題的相關司法回答了,如果對于遺產繼承的相關問題仍然還有想要了解的地方,建議去當面咨詢一下更加專業的律師以及相關的法律部門。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內企業能否解約
2021-02-11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2-26勞動仲裁可以按合同履行地仲裁嗎
2020-12-17委托事項和權限范本
2021-02-28強拆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
2020-12-05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拆遷安置房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1-24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對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有什么規定
2021-03-13保險法修訂擬擴大保險公司經營范圍
2021-02-17土地轉包合同
2020-11-17股東可以將土地流轉給公司嗎
2021-02-25營業房拆遷是否對營業執照進行補償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