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仲裁決是終審裁決嗎?
依據我國勞動爭議仲裁法的規定,勞動仲裁實行的是一裁終裁制度,對勞動仲裁的裁定結果不服的,不能申請再仲裁,只能向法院提起勞動訴訟。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九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八條,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勞動爭議超過仲裁時效怎么辦
1、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2、既然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勞動仲裁的時間為一年期,那么如果勞動者錯過了仲裁時效是否就不能爭取自己的權益了呢?顯然不是的。誤過仲裁時效只是表明了勞動者失去了“勝裁權”,不能通過仲裁的程序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還有“勝訴權”——即便超過仲裁的法定時效,勞動者也能就該勞動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通過訴訟程序,一般勞動權利的訴訟時效就延長至兩年。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動仲裁專門就是來處理勞動糾紛的,只要這個裁決合理、合法就可以起到法律的效益,而且勞動仲裁實行的是一審終裁制,如果對于案件有什么不服的,那么就必須要向法院提起,而是不能再利用仲裁的方式來解決。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員工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范本
公司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合同怎么審查
2021-02-25醫護人員因工作原因感染,是否屬于工傷?
2020-12-18在我國誣陷他人有什么后果
2020-11-17借條和欠條的訴訟時效
2021-02-09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保險代理人對保險經紀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6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土地轉讓稅費有哪些
2020-11-15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怎么處理
2021-03-25土地流轉和承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8土地流轉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7土地流轉合同協議書
2021-02-21農村房屋拆遷分戶如何安置
2021-01-25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