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房屋繼承人需要到場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是的,需要所有繼承人都在場,不到場的話,需要說明情況并做出書面聲明放棄遺產繼承。可以委托人把房產證辦了,但是需要有正式的委托協議。如果一直不處理,就只能通過訴訟解決。到時在憑判決書過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2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第15條規定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7條,繼承人放棄繼承應當以書面形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用口頭方式表示放棄繼承,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定其有效。
遺囑繼承是指按照立遺囑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合法遺囑的內容要求,確定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及各繼承人應繼承遺產的份額。中國民法規定,公民有處分自己合法所有的個人財產的權利,被繼承人在死亡之前對自己合法所有的個人財產進行處分,在其死后生效,充分體現了中國法律對公民個人財產的保護,但是,這種處分應符合法律的規定,應充分考慮老人、婦女、兒童、胎兒及殘疾人和無生活來源人的利益,違反法律規定的遺囑,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繼承的接受和放棄】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對于繼承房產這種情況,一般并不需要所有的繼承人都要到場,對于不能到場的繼承人,可以書面聲明放棄遺產繼承,或者是可以委托他人進行辦理,在繼承房產的時候,一般都是以法定繼承人的順序來分配產權的,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近親屬是否可以申請工傷認定
2021-03-14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國有土地出讓后能收回嗎
2021-03-17不同時期有哪些不同的土地改革政策
2020-12-30征收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樣本
2020-12-03公有房屋拆遷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1-01-18繳存拆遷補償安置費
2020-12-29征地青苗補償所需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02什么算是拆遷范圍
2020-12-12共有房屋的拆遷補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1房屋拆遷協議書應該怎么寫
2021-03-10福建省地方稅務局關于福州市拆遷工程處等3個單位拆遷業務營業稅
2021-03-12舊城改造合法的拆遷程序
2020-12-042020年安置房拆遷具體有哪些新規定
2021-03-23偽造假離婚證共謀騙取拆遷款怎么定性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