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土地證的土地可以繼承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農村土地不能繼承。
一、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將農村土地的類型分為耕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農業的土地,將農村土地承包分為“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的承包”兩類。
1、“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
2、“其他方式的承包”是指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的承包,承包方的主體可以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也可以是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
3、針對“其他方式的承包”,該法第五十條明確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該承包人死亡,其應得的承包權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在承包期內,其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該項規定實際上是針對上述“四荒”地做出的,并不包含耕地,對于耕地。
二、因我國耕地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而非個人承包制,家庭成員中有死亡的,減人不減地。本來不需通過繼承也可保存承包權。
但《土地承包法》中規定承包期內,全家轉為非農業,承包地收回。即集體組織里沒有符合戶口規定的家庭成員了,土地由集體收回。但子女可以繼承老人承包的土地所產生的收益。
《繼承法》第三條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第四條 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依照本法規定繼承。個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許由繼承人繼續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辦理。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農村的土地及時有,土地證也是不能夠進行繼承的,因為擁有的只是土地使用權,并非土地所有權,能夠進行繼承的財產,應當屬于對財產擁有所有權,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部分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 遺產該如何分配
2021-03-21哪些人是被扶養人
2020-12-30二維碼有專利嗎
2020-12-14結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24農戶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轉讓后征收能享受哪些補償款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