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化程度近幾十年在不斷的增強,如今的社會法律已經非常重要,任何問題都需要法律來解決。在民事訴訟過程中如果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從的,就可以在規定時間內提出上訴要求重審,法院會按照相關程序來進行處理從而保障人們群眾的權利不受侵犯,那二審后多久強制執行規定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民事訴訟二審申請執行期限
1、申請強制執行期間為2年,適用中止、中斷規定,自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限的最后1天起計算,未規定履行期限的,自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2、人民法院自收到執行書之日起超過6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3、生效法律文書規定債務人負有不作為義務的,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從債務人違反不作為義務之日起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生效法律文書規定債務人負有不作為義務的,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從債務人違反不作為義務之日起計算。
二、民事訴訟二審申請執行終止
在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申請執行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復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在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申請執行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對于執行期限在法規中說明很清楚,也就是說在二審判決下達2年內當事人需要執行完判決內容。如今國家要求每一個公民要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法律已經普及到每家每戶,法規中有詳細的規定,從而來保障人們群眾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刑事訴訟二審應當發回重審的情形有哪些?
二審判決生效時間是多久
民事案件一審、二審訴訟費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合同不能履行損失怎么計算
2021-01-27行政復議成功多久釋放
2020-11-11著作權人只能是個人嗎
2021-03-05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鼓勵保險公司承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
2021-02-03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