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欠款不還的人,債權人百般催收無效的,應當及時采取法律手段維權,比如訴訟等。法院作出判決,要求債務人償還欠款的,如果其還是拒絕執行判決文書。當事人可以向公安局報案,要求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那么,拒絕履行裁判文書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下面我們一起通過本文了解下。
一、拒絕履行裁判文書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規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處罰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拒絕履行裁判文書罪中情節嚴重的情況是什么?
下列情形屬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一)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二)擔保人或者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或者轉讓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三)協助執行義務人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后,拒不協助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四)被執行人、擔保人、協助執行義務人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謀,利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權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三、拒絕履行裁判文書罪和妨害公務罪有哪些區別?
首先,妨害公務罪指向的對象是依法執行職務的國家工作人員。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指向的對象是已生效的判決、裁定;其次,妨害公務罪的方法必須是用暴力、威脅的方法,而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不要求用這種方法。但是,往實踐中,有的當事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往往表現為司法工作人員到現場強制執行判決、裁定時(如強制拆除違章建筑、強制搬遷時),當事人用對執行人員實施暴力的方法阻礙執行,這既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又具有妨害公務的特征,通常認為,對執行人員使用暴力,目的是阻礙執行判決、裁定,因此,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更為恰當。
綜上所述,很多民事訴訟被告敗訴后,以各種理由拒絕執行法院判決,這讓原告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護。在刑法里面,有專門的拒絕履行裁判文書罪這個罪名。構成本罪的,法院會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節十分嚴重,量刑可以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這個罪名的設立無疑對老賴是一種震懾。
新刑法冒用身份證是怎么規定的?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最新內容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97年修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違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29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1車輛記分周期是按年檢時間算嗎
2021-02-27離婚時,經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對初步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提交的文件有哪些
2020-12-3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對當事人有什么要求
2021-02-13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2021-02-08土地轉讓形式
2021-02-03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0-12-22買的二手房拆遷了怎么補償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