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服裁定與不服判決怎么區分
不服判決和不服裁定的區別是判決是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作出案件結論和決定,而裁定主要是解決程序問題如人民法院作出駁回自訴,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等裁定,是適用裁定解決程序問題。
【法律依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九條,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二、刑事案件當事人不服判決怎么辦?
法律規定,當事人如果不服判決,可以向司法部門提起上訴和申訴。
第一種是提起上訴。根據法律規定,上訴是指當事人(除被害人外)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未生效的判決裁定,要求上一級人民法院重新審理的訴訟行為。上訴是法定訴訟權利的表現形式,有權提起上訴的人一經依法提起上訴,就必然引起二審法院對該案的重新審理。依照法律規定,有權獨立提起上訴的人有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以及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如果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對一審判決不服,要求上訴的,必須經被告人同意。被告人的意思表示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不具有直接提起上訴的權利,他們如果對一審判決有意見,只能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至于是否提出抗訴,則由人民檢察院決定。我國法律對上訴期有嚴格規定,如果不符即不能產生上訴法律效力。法律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期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一旦期限屆滿,一審的裁判就發生法律效力,就普通刑事案件而言,即可交付執行機關執行。
第二種是提出申訴。法律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決的執行。"根據上述規定,申訴人的范圍是指:
(1)當事人,包括自訴人、被害人、被告人,以及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2)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
(3)當事人的近親屬,包括當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等。
申訴人的申訴內容,可以是對第一審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進行申訴,也可以對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進行申訴。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應當接受申訴人提出的申訴,并按訴訟程序進行審查處理。對審查處理的結果,應用書面形式通知申訴人。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審判決的,在收到判決書后5日內,可以請求檢察院提出抗訴,檢察院在收到請求后5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如果檢察院決定不抗訴,而受害人又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檢察院申訴。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什么?
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裁定駁回起訴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款買二套房有什么規定
2020-11-14股權被上市公司收購了還能再上市嗎
2021-01-20醫療期內辭退職工違法嗎
2021-01-27訂金與定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1濟寧汶上交通違章多久處理
2020-11-28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