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江干區律師 豐縣律師 于都縣律師 甌海區律師 平南縣律師 玉環縣律師 黃陂區律師 原平市律師
人民警察在辦理重大犯罪案件的時候經常去檢察院,可見檢察院在國家機關中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檢察院與法院不同,所承擔的職責也不同。那么,檢察院辦案程序是什么?下文是關于檢察院辦案程序的詳細介紹,請您繼續閱讀了解。
一、受理案件
1、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圍,應當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案件管轄范圍的分工執行。
2、人民檢察院受理案件的來源:
①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控告和檢舉的;
②個人控告和檢舉的;
③黨委、人大常委、上級人民檢察院交辦的;
④有關機關移送的;
⑤犯罪人自首的;
⑥人民檢察院自己發現的。
3、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向人民檢察院控告、檢舉犯罪、用書面形式提出。個人向人民檢察院控告、檢舉犯罪,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口頭提出。檢察人員接受口頭控告、檢舉時,應將控告、檢舉寫成筆錄,經控告、檢舉人確認無誤后,由控告、檢舉人簽名或蓋章,同時向控告、檢舉人講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控告、檢舉人如果不愿意公開自己的姓名,在偵查期間,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4、犯罪人坦白、自首可以用書面形式或口頭陳述。對口頭自首的,檢察人員應作好筆錄,記明犯罪的具體事實(包括時間、地點、情節、手段、后果等),經自首人核對無誤后,簽名或蓋章。記錄人亦應在筆錄上簽名。
5、對于個人的控告、檢舉、犯罪人的自首和其他單位移送的案件都應當接受,其中不屬于人民檢察院管轄范圍的,應當及時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并通知控告、檢舉單位或控告、檢舉人。對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移送。
二、審查立案
1、人民檢察院對于控告、檢舉、自首、移送、交辦和自已發現的違法犯罪材料,應當及時進行審查,并分別情況,進行處理。
①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即填寫《立案請示報告》,經檢察長批準或檢察委員會決定,制作《立案決定書》。按照案件管理制度的規定及時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上級人民檢察院認為不應當立案的,應用書面形式及時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予以撤銷。下級人民檢察院有不同意見時,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復議。復議結果應及時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執行。《立案決定書》內容包括:被告人姓名、性別、年齡、籍貫、文化程度、工作單位、職務、案由和案件來源、主要犯罪事實、決定立案的根據等。
②經審查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具有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之一不予立案的,經科、處長或檢察長批準后,應制作《不立案通知書》,將不立案的原因和理由通知控告、檢舉單位或控告、檢舉人.控告、檢舉單位或控告、檢舉人不服,可以申請復議,復議的結果,應當通知控告、檢舉單位或控告、檢舉人。
③經審查認為控告、檢舉的犯罪事實不清、需要補充材料才能確定立案或不立案的,可以通知控告、檢舉單位補充材料,人民檢察院也可以派人直接調查,或者配合有關部門聯合調查,對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立案偵查;認為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移送有關部門處理。并通知原控告、檢舉單位或個人。
2、對于有關部門隨案移交的調查材料,必須認真審查核實,經主辦案件的檢察員認定簽字,才可作證據使用。
3、縣處級以上干部、知名人士犯罪需要立案偵查的,按干部管理權限的規定,由相應的人民檢察院向有關部門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或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犯罪,需要立案偵查的,應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相應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報。
4、受案后,對于需要勘驗現場的案件,應迅速組織力量勘驗,以發現和收取犯罪痕跡和證據。
三、實施偵查
1、立案偵查的案件,應當制定偵查計劃,經主管科、處長或檢察長批準后實施.偵查計劃的內容包括:應查明的問題和追查的線索、偵查的方法、步驟、措施、時間、注意事項、參與偵查人員的職責分工等。
2、從事偵查工作的人員,憑人民檢察院的證明文件向有關單位和人員收集、調取證據。對于不能調取的證據,可以拍照、復制。
3、對不需要拘留、逮捕的被告人,可以傳喚到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檢察院指定的地點進行訊問,也可以到被告人所在單位或住處進行。對在押的被告人,應填寫《提押證》,前往看守所進行訊問,或者提到人民檢察院訊問。在訊問被告人時,辦案人員不得少于二人。
4、傳喚被告人,應使用《傳訊通知書》。經過傳喚無故不到的,經科、處長批準,可以拘傳。拘傳要出示人民檢察院的《拘傳證》。
5、訊問被告人前應作好充分準備,熟悉案情和適用的法律條款,作出訊問計劃。訊問時既讓被告人陳述有罪情節,也允許被告人作無罪辯解,并可以結合案情進行必要的政策、法律教育。
6、訊問被告人,要作好訊問筆錄(可以錄音、錄象)。訊問筆錄應交被告人核對,對于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他宣讀。如筆錄有差錯、遺漏,應當允許被告人更正或者補充,經核對無誤后,由被告人逐頁在筆錄上簽名(蓋章)或者捺指印。訊問人員和記錄人員亦在筆錄末頁上 簽名。如果被告人拒絕簽名(蓋章)或捺指印的,應在筆錄上注明,被告人可以自行書寫供詞,檢察人員也可以讓被告人書寫供詞。
7、詢問證人,應個別進行。詢問前,應告知證人要如實地提供證據、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應負的法律責任。詢問時,辦案人員不得少于二人。詢問證人和被害人要作好詢問筆錄,詢問筆錄應交被詢問人核對,對于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他宣讀。如筆錄有差錯、遺漏,應允許被詢問人更正或補充,經核對無誤后,由被詢問人簽名或蓋章。詢問人和記錄人員亦應在筆錄末頁簽名。
8、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應告知他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權利。
9、為了發現和搜索犯罪證據,對與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尸體等應當在檢察人員主持下進行勘驗、檢查,人民檢察院可以指派或者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員進行,也可以請公安機關協助,共同進行,檢察人員主持或參與勘驗、檢查工作,必須持有人民檢察機關的證明文 件。被告人如拒絕檢查,檢察人員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強制檢查。
現場勘查必須邀請兩名與案件無關、為人公正的公民作見證人。公安司法人員不能充當見證人。
10、偵查中,如有必要由受害人、被告人、證人對某些物品、文件、尸體或參與犯罪的人進行辨認的時候,經科、處長或檢察長批準可以進行辨認。在組織對人的辨認時,應將被辨認的對象混雜在三個以上年齡、衣著、體貌等特征大致相似的人當中,進行辨認。辨認應當分別進行。在辨認前,應詳細詢問辨認人,要其陳述被辨認的人或物有哪些突出的特征。不能讓辨認人事前看到所要辨認的對象,在辨認過程中,檢察人員不能對辨認者給予任何暗示。
11、勘驗、檢查、辨認的情況,應當寫成筆錄,由參加勘驗、檢查、辨認的人和見證人、檢察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12、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決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的時候,應當指派或聘請有專門知識并和本案無利害關系的人員進行鑒定。
13、聘請鑒定人應先由人民檢察院寫出《聘請書》,通過鑒定人所在機關、團體聘請。進行鑒定前,應向鑒定人送達所需鑒定的文件、物品、痕跡、帳薄、憑證以及有關材料,并提出要求鑒定解決的問題。鑒定后應寫出鑒定結論,由鑒定人簽名或蓋章。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如果被告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14、為了確定案件中某種事實情節的存在或者不存在,在必要的時候,經檢察長批準,可以進行偵查實驗。但要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險、侮辱人格或有傷風化的行為。偵查實驗的過程和結果,要全面、詳細、準確地記錄下來。參加實驗的人應在筆錄上簽字或蓋章。
15、為了收集犯罪證據,檢察人員可以對被告人以及可能隱藏罪證的人的身體、物品、住處和其他有關的地方進行搜查,搜查時應出示《搜查證》,并有見證人在場。《搜查證》應由檢察長簽發。在執行拘留、逮捕時,遇有緊急情況,不另用搜查證也可以進行搜查。
16、檢查和搜查婦女的身體,應由女工作人員進行,檢查身體,必要時也可由醫師進行。
17、搜查的情況應當寫成筆錄,由檢察人員、被搜查人或者家屬和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如果被搜查人在逃或者他的家屬拒絕簽名、蓋章,應當在筆錄上注明。
18、對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應當會同在場見證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點清楚,并當場開列清單一式兩份,由檢察人員、見證人、被搜查人或其家屬簽名或者蓋章,一份交被搜查人或其家屬,一份附卷備查。
19、需要扣押被告人的郵件、電報或者凍結被告人銀行存款的時候,應經檢察長批準,填寫《決定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停止支付儲蓄存款通知書》,分別通知郵電部門和銀行執行。
20、對于已決定扣押的郵件、電報和凍結的存款,如不需要繼續“扣押”或者“凍結”的時候,應當按原審批手續填寫《停止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或《解除停止支付儲蓄存款通知書》,分別通知有關部門,停止扣押或者解除凍結。
21、對于扣押的物品、文件、郵件、電報,應妥善保存,不得動用、調換或毀損。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迅速退還原主或者原郵電部門。
22、檢察工作人員遇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檢察人員回避。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檢察人員的回避由檢察長決定;檢察長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四、強制措施
1、人民檢察院在偵查中可以使用五種強制措施,即: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
2、人民檢察院在偵查過程中,對于犯罪分子犯罪后企圖行兇、自殺、逃跑以及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等情況,確實需要先行拘留的,填寫《呈請拘留審批表》經檢察長決定后,填寫《拘留人犯通知書》通知公安機關填發《拘留證》并執行,必要時人民檢察院可派員協助。并按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3、逮捕人犯,應當嚴格按照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的規定執行。逮捕人犯應填寫《逮捕人犯審批表》,經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并簽發《決定逮捕通知書》通知公安機關填發《逮捕證》并執行,必要時人民檢察院可派員協助。同時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上級人民檢察院發現錯捕,應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糾正。應當逮捕的被告人如果在逃,可提請公安機關發布通緝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
4、縣級以上干部和知名人士犯罪需要逮捕的,由相應的人民檢察院按干部管理權限的規定征求有關部門的意見后審查決定。與有關部門意見有分岐的,報告上級人民檢察院決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或地方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犯罪需要逮捕的,應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相應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人民檢察院認為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同意逮捕意見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如屬現行犯被拘留,決定拘留的機關必須立即報請該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
5、人民檢察院對于已拘留、逮捕的被告人,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進行訊問。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拘留、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內通知被拘留、逮捕人家屬或者所在單位。
6、對被告人需要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時,應經檢察長批準。取保候審,應填寫《取保候審決定書》,由保證人出具《保證書》。監視居住,應制作《監視居住決定書》,并填寫《監視居住委托書》,由當地公安派出所執行,或者交由受委托的當地政府部門、被告人所在單位執行。對被監視居住的,應根據案件和被告人的具體情況,指定不得離開的區域。以上兩種決定書都應向被告人宣讀,并讓被告人簽名或者蓋章。
7、對已經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如果需要撤銷時,應經檢察長批準,發出《撤銷取保候審通知書》或《撤銷監視居住通知書》,通知保證人、當地公安派出所、受委托的單位、被告人;需要逮捕的,應及時辦理逮捕手續,予以逮捕。
8、對于被羈押的正在受偵查的被告人,不能在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期限內辦結,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辦法對社會沒有危險性的,經檢察長批準,可以變更強制措施,改為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期間,不計入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辦案期限,但是不能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解除羈押時,應制作《決定釋放通知書》通知公安機關執行。經上級人民檢察院決定逮捕的人犯,需要變更或撤銷強制措施的,應請示原決定逮捕的上級人民檢察院決定。
9、已逮捕的被告人,在偵查中的羈押期限不得超過兩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應在羈押期限屆滿七天前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和流竄作案的、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在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偵查羈押期限內不能辦結的,應在羈押期限屆滿十五天前提出申請報告,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在偵查期間,發現被告人另有與原來立案的性質不同的罪行,可以經檢察長批準補充偵查,重新計算羈押期限。改變管轄的偵查、起訴案件,從改變后的辦案機關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辦案期限。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凡延長羈押期限,都必須按規定辦理延長羈押期限手續。
五、偵查終結
1、對于已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由承辦人寫出《偵查終結報告》,提出提起公訴、或免予起訴或者撤銷案件的意見,對于共同犯罪案件中不構成犯罪的被告人,應提出不起訴處理意見。經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審查決定后,分別制作《起訴書》、《免予起訴決定書》、《不起訴決定書》《撤銷案件決定書》并按照規定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
2、提起公訴的案件,應當是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
3、免予起訴的案件,應當是已經構成犯罪,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案件。對于免予起訴案件的贓款贓物、違禁品、作案工具等,須經檢察長批準后予以收繳,并填寫收繳贓款、贓物清單和《沒收決定書》一式兩份,一份交被告人,一份存檔,并在《免予起訴決定書》的附注欄內注明。對被告人免予起訴決定后,應將免予起訴決定書送交被告人及其所在單位。如其在押,應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釋放。免予起訴案件的附帶民事訴訟,可以對被告人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并監督當事者雙方達成協議。在執行協議中發生的糾紛,當事人可以自訴到人民法院審理。
4、對決定撤銷的案件,應填寫《撤銷案件決定書》,分別交被告人所在單位,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存檔,有通知被告人必要的,可交被告人一份。如被告人在押,應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釋放。
5、已經偵查終結的案件,準備起訴的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6、起訴以后,由人民法院退回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內補充偵查完畢。
7、對于控告、檢舉材料,經審查認為被告人不需要作刑事處罰或決定免訴、撤銷案件或不予起訴,需要移送有關機關處理的;以及查處案件中發現發案單位在工作和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或問題的,應向有關機關發出《檢察建議書》,并請他們將研究處理結果告訴人民檢察院。
六、其他規定
1、對于決定起訴的案件的提起公訴、出庭支持公訴、審判監督工作以及本程序有關逮捕、起訴、免予起訴的未盡事項,參照本院《刑事檢察工作試行細則》的有關規定執行。
2、軍事檢察院、鐵路運輸檢察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辦案程序可參照本程序自行制訂。并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3、關于案件材料歸檔立卷制度另行規定。
檢察院辦案程序是什么?通過對上文的了解,可以知道檢察院并不是個高深莫測的地方,它有著嚴謹規范的辦案流程。檢察院內部工作要求嚴格,職權分配分工明確,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人民群眾與檢察院相互監督,相互配合,社會才會和諧美好,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泰州律師。
檢察公訴延長辦案期限的規定是怎樣的
檢察院辦案人員對案件會保密嗎
檢察院對公安辦案期限監督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字號申請認定程序法律規定
2020-11-16反擔保抵押物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4S店購買的保險靠譜嗎
2021-02-12保險中介是什么意思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