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9年5月,陳某的公公去世,留下不菲的遺產,丈夫王某有兄弟姐妹五人,王某認為自己的經濟條件還可以,而其它兄弟姐妹經濟條件較差,因此主動放棄自己的繼承權,陳某知道后,非常不滿,認為公公去世后,自己丈夫繼承的一份,應該是自己夫妻的共同財產,現在丈夫放棄繼承,是侵害了她的財產。
專家說法:
繼承是夫妻共同財產的來源之一,當事人對繼承的放棄,并不當然意味著對配偶財產權的侵害,或未經另一方同意,而構成擅自處分。
繼承權的實現,除了要被繼承人死亡這一基礎事實外,實際上還應附有條件即被繼承人不放棄繼承權。這一點在“繼承法解釋”的第49條:“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作出。遺產分割后表示放棄的不再是繼承權,而是所有權。”和第51條:“放棄繼承的效力,追溯到繼承開始的時間。”上有很明顯的體現。繼承人表示放棄繼承時,當然產生溯及力,溯及到繼承開始的時間,其所產生的法律效果就是:直接的導致繼承喪失。這種繼承喪失是在遺產(財產權)取得之前行使的,因此,就不存在因放棄繼承權,而產生侵犯妻子(共有人)的共有財產權的問題。
相關法律知識:
《繼承法》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以下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賠費、殘疾人生活補助等費用;(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虛擬貨幣是傳銷嗎
2021-01-08行政案件立案技巧和方法
2021-01-26債權人申請破產流程
2021-02-13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保險逾期未交由誰承擔責任
2020-12-15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