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立案技巧和方法
行政立案是指法院對立案部門,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審查,以決定人民法院是否受理該訴訟的司法行為。在審查起訴材料時,應當審查以下內容:第一,法定條件。包括審查被訴行政行為是否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審查原告是否適格、是否有明確的被告、是否有具體的訴訟請求記憶事實和理由。第二,法定起訴程序。審查當事人起訴是否符合法定行政訴訟與行政復議的關系。如是復議前而當事人并沒有在起訴之前經過行政訴訟之前經過行政復議,法院將不再予以受理,并告知原告復議決定在再訴訟。第三,法定起訴期限。審查當事人是否在法定期限內起訴。第四,審查起訴狀內容是否明確、完整、形式是否規范,是否提交了相關行政處理決定書以及相關證據等,其他手續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第五,審查是否屬于重復訴訟。
根據行政訴訟案件起訴人提交的材料,人民法院立案部門應當首先進行形式要件審查,然后進行實質要件審查,最后進行技術處理。
形式審查主要是審查原告提交的書面起訴材料的形式要件是否符合法定條件。包括對起訴狀的形式要件審查、起訴人身份要件審查等。
審查起訴狀的方法和技巧
立案部門首先應當明確法律要求起訴狀必須具備的條件。依據《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以及第三款的規定,在形式上,起訴狀必須具備三個要件,即具備明確的被告、具有明確的訴訟請求以及事實和理由部分完整。所以在實踐工作中立案部門應當審查起訴狀的以下主要內容:
是否有明確的被告、被告是否是行政主體,是否應當追加或變更被告。由于立案部門只能直接接觸起訴人,一般不接觸被訴主體,而且被訴主體是否適格是個復雜的問題,往往需要經過庭審才能查明,而立案部門審查的時間短,只有七日,所以在實踐中,立案部門對被告的審查標準比較低,只要原告起訴時,所訴原告具體明確,并且被訴主體與被訴行政行為有關的,即符合審查的初步要求。在此基礎上立案部門根據原告所訴的事實和理由,對是否應當追加或變更被告也應當進行初步審查。比如原告對行政主體頒發土地使用權證不服而提起訴訟案件的,立案部門應當審查起訴狀中原告所列被告是否包括土地使用證上蓋章的行政主體,如果不包括,應當詢問當事人是否是錯列或者遺漏了被告,如果屬于上述情況應當建議原告變更或者追加被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冷靜期是否限制了婚姻自由
2021-03-162020消費購物如何維權
2021-01-19隱名股東合法嗎
2021-01-24合伙企業成立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1-02-07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1-02-18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形式如何確定
2021-03-12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保險合同中的索賠與理賠程序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