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是立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并于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立遺囑人往往希望通過遺囑對身后事的處分來避免繼承人因財產發生糾紛,導致家庭不睦。但有時遺囑立的不規范、或者遺囑內容超出了法律允許的范圍、甚或遺囑難以執行,不僅不利于家庭和睦,更容易在繼承人之間產生矛盾。
遺囑無效的幾種情形
案例1
王某年逾九十,生前育有三女一子。王某的丈夫已于2002年去世,去世后子女曾表示放棄繼承權,全部財產由王某繼承。2011年王某死亡,四子女因遺產分割問題產生爭議。其子拿出王某于2008年自書的遺囑一份,內容為:王某死后將全部遺產均留給兒子,三女不享受遺產份額。三個女兒對遺囑的真實性產生爭議,認為王某自丈夫死后,精神抑郁,從2007年開始就經常精神恍惚,出現了老年癡呆的癥狀;并于2008年突發腦梗在醫院去世。因此,在住院治療期間,王某從智識、意識上都不可能書寫遺囑。最終,法院判定該份遺囑無效。
法官說法:
立遺囑的人必須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具有立遺囑能力,不能設立遺囑。這樣規定是為了確保遺囑內容確實是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而不是利益相關人假借立遺囑人之手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遺產處分。
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會出現智識減退的情況,如罹患老年癡呆等,容易出現按照他人意志書寫“遺囑”的情況。在審理過程中,如果確有明確的醫療診斷結果,證明老年人在立遺囑時已經患有相應的病癥,不具備正常的辨識力,不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那么法院對于這種遺囑的效力是不能認定的。
當然,生活中也不乏老年人智識衰退情況較輕、老年癡呆程度較淺,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情況。那么,這些老年人在訂立遺囑前一定要事先做好能力認證,或者取得全部利益相關人的認可,以避免將來可能出現的糾紛。
案例2
李某、張某為夫妻,育有一子一女。2002年李某與張某共同立下一份遺囑,將房產均留給兒子所有,將存款留給女兒所有。該份遺囑由李某書寫,夫妻雙方簽字,立遺囑時無第三人在場。李某于2003年去世,張某于2008年去世。張某死后,張某之子要求按照遺囑分割遺產,張某之女提出異議,認為處理張某財產部分的遺囑無效。最終,法院支持了張某女兒的訴訟請求。
法官說法:
《繼承法》第十七條規定了遺囑的形式,不符合法定形式的遺囑效力不受法律保護。上述案件中,對于李某的遺產部分,由于李某自行書寫了遺囑,故他的遺囑形式屬于自書遺囑,符合法律的規定,應屬有效。但對于張某的遺產部分,由于張某僅在遺囑上簽字,故她的遺囑形式屬于代書遺囑,代書遺囑依法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并在代書遺囑上簽字,故張某的遺囑形式不符合法律的相關規定,不受法律的保護。由此可見,遺囑的形式關系到遺囑的效力問題,立遺囑人一定要嚴格遵守法律的相關規定。立遺囑之前可以咨詢專業人士,盡量選擇公證遺囑的形式,或聘請專業人士見證遺囑訂立,以避免日后紛爭。
案例3
馬某、錢某為夫妻,育有子女五人,二人生前在律師的見證下,訂立一份遺囑:全部財產由子女均分,小女兒為遺產執行人,負責房屋出租、出賣,并將遺產中的存款20萬元設立基金,以此作為子女五人的大病補貼。夫妻二人去世后,小女兒提起訴訟,要求其他繼承人協助辦理房屋出賣手續及大病補償基金。最終,法院判決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官說法:
遺囑是人生前對于身后事的處理,但設置過多的條件、要求,就有可能帶來諸多麻煩,引發不必要的矛盾。在上述案件中,馬某夫妻二人設定了一名“遺囑執行人”,但該人在法律上并不具有決定遺產如何處分的能力,所以她對于財產的處理意見并不當然的受到法律的保護。也就是說,在二老死亡后,遺囑生效,遺產歸繼承人所有,繼承人享有對于財產的所有、使用、處分、收益的權利;房產是否該出賣、如何出賣,都應當征得全部繼承人的同意,不能按照某一人的意志處理。而對于所謂的大病補償基金,如何設立、如何運作、如何補償,更不是法院能夠處理的范圍。這樣的遺囑,為遺產分割設立過多的條件,不僅難以實踐父母的好意,而且容易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案例4
黃某擁有一套房產,其在遺囑中寫明:房產一間由四子女共同繼承,每人繼承份額相同;四人共同繼承后,可對房屋進行出租、出賣,如果出賣的話,小兒子享有優先購買權,購買價為十五萬元。黃某去世后,小兒子提起訴訟,要求其他繼承人履行遺囑,由其購買該房產。最終,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官說法:
遺囑人死亡后,遺囑產生效力,繼承人對于財產開始享有所有、使用、處分、收益的權利。上述案件中,黃某死亡后,四子女成為房屋的共有人,每人享有房產四分之一的份額。遺囑中設立的優先購買權屬于房產共有人,在其他共有人同意出讓,且與其他購買人在同一價格的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如果其他共有人不同意出讓房屋產權份額,或受讓價高于十五萬,優先購買權就無從談起。如果立遺囑人想將自己的房產留于某一個繼承人,并由其向其他繼承人金錢補償,應當直接在遺囑中寫明房產歸屬人以及金錢補償的數額和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部分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 遺產該如何分配
2021-03-21第三方機構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哪些行為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1-02-01疫情期間公司不給發工資如何維權
2020-11-11勞資糾紛找什么部門
2020-12-18親屬在婚姻家庭法上的效力有哪些
2021-01-09公司解散注銷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8酒后駕車將面臨哪些處罰
2021-02-25公示催告的申請費由誰承擔
2021-03-18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事先未出示條款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21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土地互換幾年后土地補償款應該屬于誰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