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律規定的民事執行案件審理期限的情況一共有以下八種:
1、民事執行案件在審案過程中沒有意外情況從而導致中斷執行的一般審理期限是在六個月,如果有需要且經過審理此案件的法院院長同意,審理期限可以再延長六個月。如果還需要再延長期限,就要通報給上一級的法院來批準,就可以再延長三個月。也就是說普通程序案件的審理期限最長可以有一年零三個月。
2、如果這個案件是由當地的政府機關提起的,明確責任在被告身上的話,一般是當場決定和處罰,例如違反交通法規,這樣的簡易程序的民事執行案審理期限只有三個月。
3、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果是對人們宣傳告知某某某失蹤或死亡以及沒有能夠承擔處罰的能力和法院對以前被處罰的但是沒有執行處罰(一般是罰款)的人進行催促,以及宣告某某證書沒有法律效應或者已經失效了,這類案件被稱為非訟案件,因為沒有被告和原告,也一般不存在利害關系,所以審理期限只有三十天。
還有就是婚姻和親子關系案件,就是判決是否離婚,婚姻是不是還有效以及認定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是否還存在的這類案件,涉及人倫和社會公益,審理期限也只有三十天。
最為特殊的一類案件就是法院對當地行政機關的行為進行調查例如參加選舉的選民是否合法還有行政機關的執法過程和結果是否合法,以及追討公民欠下的稅費等,這類案件被稱為行政法律關系案件,它的審理期限也只有三十天。
以上幾類案件被統稱為特別程序審理,審案期限統一只有三十天,如果經過判案的法院院長同意,可以延長三十天,但是如果涉及到參加投票選舉的選民資格案件必須在選舉結束之前審完。
4、還有審理船只之間的碰撞糾紛問題以及出海的船只和公民遇見海難或者人為因素等造成的損失這類案件審理期限為一年,有其他情況要延長的,經過院長同意可以延長六個月。
5、如果是低一級法院提交的因為原告或者被告對法院判決結果不滿意造成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經過院長同意可以延長三個月。
6、但是如果是其他法院沒有資格和權限審判,例如法院可能是因為地區或者案件類型對這個案件沒有管理的權限,但是可能也有可能是當事人對這個法院不滿意,或者法院認為這個案件不能進行立案或者危害到了社會和國家不能撤訴等的情況,被稱為民事裁決案件,這類案件上訴,審理期限只有三十天。
7、如果公民對法院的罰款或者拘留的判決結果不滿意提出異議的案件,審理期限只有五天。
8、而如果涉及到國外或者臺灣香港澳門等地的居民,這類案件需要參照另外的涉外的法律條例來辦理,不受上面所講的法律條例約束。
民事執行期限是多久,民事案件執行要好長時間
一審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長
不屬于民事案件受理范圍的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二
2021-02-12農民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3-06出車禍能要求精神賠償嗎
2020-11-10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案件終審是否還可以救濟
2021-03-13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0-11-24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