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第一次開庭交證據在什么時間?
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第一次開庭交證據的準確時間,《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
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納該證據,或者采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二、民事案件舉證期限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民事訴訟中有關“舉證時限”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被告應當在答辯期屆滿前提出書面答辯,闡明其對原告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的意見。
2、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后果。
3、舉證期限:根據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65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
4、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5、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6、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7、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8、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3條規定,當事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74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的,不得遲于舉證期限屆滿前7日,當事人申請保全證據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擔保。
其實在開庭以后如果有新的證據的話,當然還是可以向法院提交證據的,但是提交證據的時間也不能給出準確的答案了,這個問題只能根據當時的情況詢問自己的律師,律師一般都知道什么時間段交證據是最合適的,案件的審理不是按照原被告自己的步驟來走的。
法院調取證據的規則
證據不足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房屋贈與無協議書有效嗎
2021-02-23男方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勞務關系九級受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8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