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理民事案件回避制度的規定是什么?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 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第四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在民事和刑事案件當中都嚴格的規定了回避制度,回避制度,也是為了確保審判結果的公平公正,正常情況下,審判人員有以上情形的話,都應該自行回避,但少部分審判人員如果試圖用自己手中的職權影響審判結果的話,當事人發現了就要第一時間提出來。
民事訴訟法回避對象有哪些?
民事訴訟當庭駁回回避申請怎么救濟?
在民事訴訟中如何申請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權有拒不履行嗎
2021-01-01西安老人住院子女最多可休多少天
2021-02-26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證明表
2020-12-08死刑核準期間能否申訴
2020-12-20股權轉讓
2021-03-15交通事故受傷人員何時開始傷殘鑒定,傷殘鑒定前應做好哪些工作
2021-01-02關于酒駕肇事后報警接受處理該如何認定?
2020-11-15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離婚被告人不來可以離婚嗎
2021-01-15先予執行能拍賣嗎
2021-01-09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轉讓保險標的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1-22合理期待原則在保險合同中如何運用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