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師代理訴訟案件回避的規定是什么?
根據《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五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師應當告知委托人并主動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除外:
(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
(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四)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托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托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
(五)在委托關系終止后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托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托的;
(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應當告知委托人利益沖突的事實和可能產生的后果,由委托人決定是否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委托人決定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的,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表明當事人已經知悉存在利益沖突的基本事實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以及當事人明確同意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1、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明確同意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3、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4、第四十五條規定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5、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綜上所述,律師代理訴訟案件,告知委托人主動提出回避,委托人仍然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律師可以繼續代理,審判員是案件當事人或者訴訟代理人近親屬,審判員與本案有直接厲害關系,與當事人或者其他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證審判的,應當自行回避
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原檢察院辯護律師回避有這個規定嗎
民事訴訟法解釋的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律師費多少錢
2021-03-20公司被收購原資產如何處理
2020-12-06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經濟犯假釋流程是什么
2021-03-05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土地出讓收回可以再次出讓嗎
2020-12-05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