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師代理訴訟案件回避的規定是什么?
根據《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五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師應當告知委托人并主動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除外:
(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
(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四)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托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托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
(五)在委托關系終止后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托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托的;
(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應當告知委托人利益沖突的事實和可能產生的后果,由委托人決定是否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委托人決定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的,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表明當事人已經知悉存在利益沖突的基本事實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以及當事人明確同意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1、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明確同意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3、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4、第四十五條規定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5、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綜上所述,律師代理訴訟案件,告知委托人主動提出回避,委托人仍然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律師可以繼續代理,審判員是案件當事人或者訴訟代理人近親屬,審判員與本案有直接厲害關系,與當事人或者其他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證審判的,應當自行回避
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原檢察院辯護律師回避有這個規定嗎
民事訴訟法解釋的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幾日
2020-11-15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破產和解的提出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1-01-26如何收養非婚生子女
2021-01-20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什么是瀆職侵權罪
2021-02-14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