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法部門發回重審是二審嗎?
發回重審與二審是不同的,具體情況如下:
1、程序發生的主體和原因不同
重審是指二審法院發現原審判決事實不清或者違反法律程序,做出撤銷原判決的裁定后,指令其他下級法院,或者指令原審法院另行組織合議庭,進行重新審理。
引起審判監督程序發生的主體只能具有審判監督權的國家機關,只有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才能依審判監督程序提起再審。
第二審程序是因為當事人不服一審未生效的裁判,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而開始,即第二審程序的發生,是基于當事人行使上訴權。
2、審理法院不同
重審的決定權屬于二審法院;當事人不服高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一審、二審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二審又稱上訴審程序,是第二審人民法院根據上訴人的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的抗訴。
3、裁判的效力不同
重審的決定權屬于二審法院,只要二審法院決定重審,下級法院必須重審。
按一審程序裁判的再審案件,在上訴期間內暫不生效;按第二審程序所作的判決、裁定,一經宣告和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是不準再行上訴的終局裁判。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均應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
二、《人民法院民事再審案件立案審查、審判流程信息表》中的規定
一審法院對案件進行再審有三種來源,一是本院決定再審,二是上級法院指定再審,三是檢察院抗訴,并沒有將發回重審案件列入再審案件的來源之一。如果將發回重審案件算做再審案件,勢必造成立案人員在填寫流程信息表中“再審案件來源”一欄時的歸類困難。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發回重審和二審的具體情況,可以基于實際的犯罪事實而定,特別是造成了嚴重的犯罪事實的,或者司法機關由于本身的司法程序存在錯誤的,那么就需要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進行重新審定,避免法律適用錯誤。
發回重審對法官的影響有哪些?
民事訴訟中發回重審期限是多久
刑事訴訟二審應當發回重審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動離職不給工資算違法嗎
2021-03-21房屋私下協議書起法律效力嗎
2021-01-30行政強制算是屬于行政處罰嗎
2020-12-30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網絡上“人肉”是否違法
2020-11-17可以提出專利異議的理由
2020-11-09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5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贈與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2020-12-10離婚財產分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被執行人死亡了可以立案嗎
2020-12-15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