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誤認為:反正有法定繼承有沒有遺囑都一樣。
很多人認為,“繼承”《婚姻法》和《繼承法》,因此,有沒有遺囑都一樣。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財產的繼承除法定繼承以外,還有遺囑繼承,而且遺囑繼承要優先于法定繼承。也就是說,對公民的財產繼承,如果財產所有權人生前立有遺囑,只要該遺囑是合法有效的,就必須按遺囑繼承,而不能法定繼承。如此一來,有沒有遺囑就不一樣了。
2、誤認為:只要立了遺囑一切就OK
這也是錯誤的。有了遺囑,并不意味著立遺囑人的意愿就能全部實現。要考慮以下因素,如:
(1)遺囑繼承能夠順利進行,前提條件是所立遺囑必須合法有效。如果遺囑最終被認定為無效,遺囑繼承顯然無法實現。
(2)遺囑對財產及財產線索寫得不明晰。
(3)遺囑未妥善保存,立了等于沒立。
(4)成為遺囑中指定的繼承人,并不意味著一定就能得到遺產。我國法律規定,出現以下情況,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具體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3、誤認為:立遺囑不是自己的事,遺囑得被兒女們接受
遺囑是立遺囑的人處分其個人財產的行為,只要所立遺囑是自己真實意思的表示,且內容合法有效,遺囑就是有效的。立遺囑不需要征得繼承人的同意。遺囑是否生效與繼承人是否接受遺囑內容無關。
4、誤認為:兒女們不到齊,遺囑沒法立
立遺囑不需要孩子們到場,事先也不必非通知他們不可。但繼承時,應當讓所有繼承人到場。當然,此時若有些繼承人因各種因素所限制不能親自到場,也可委托他人。比如,出具委托書,委托某某人代自己辦理繼承事宜。當然,這種委托書最好經過公證。
5、誤認為:和我有關的權利都可以處理
我國《繼承法》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具體包括7項,即: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目前,公房的承租權是否包括在最后一項“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內,法律并無明確規定,也就是說,公房的承租權能否算是遺產沒有明確的答案。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公房的承租人去世后,承租人無權單方處分承租權。
6、誤認為:只要是老人的血脈就得有一份
按照《繼承法》的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從法條中可以看出,兩個順序中均沒有孫子、孫女或外孫子和外孫女出現,也就是說,第三代人并不在法定繼承人之列。因此,在孩子父親在世的情況下,孫子是不能直接分得爺爺留下的遺產的。
7、誤認為:不贍養老人就不能分遺產
不贍養老人或者說對老人所盡贍養義務比較少的,從道德上應加以譴責,但從法律上來講,這樣的人不一定就不具有繼承權。一般在不贍養老人但又沒有證據證明其曾傷害過老人的情況下,這樣的“不孝”子女還是具有繼承權的。
遇到這種情況,在分配遺產時有關繼承人可以提出自己因對老人盡了主要的贍養義務,而要求適當多分一些遺產。
8、誤認為:只要做婚前財產公證,家產就與后老伴無關
再婚者即使進行了婚前財產公證,也不意味著一方去世后,什么都不能給后老伴留下。因為,進行婚前財產公證后,可以說婚前財產那部分屬于個人財產。其后老伴作為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有權繼承李先生父親的個人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調解案例解析及實務指引
2020-12-10什么是圖形商標
2021-03-13道路交通傷殘等級鑒定四級標準
2021-03-17離婚給孩子的錢監護人有權利花嗎
2021-02-07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車子做了抵押貸款還能再次貸款嗎
2020-11-15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房屋贈送時效多長
2021-01-20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哺乳期內是否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021-03-18同行業財務崗位有競業限制嗎
2020-12-29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