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一審審理的期限是多長
1.普通程序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 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2.簡易程序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3.特別程序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條法院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或者公告期滿后三十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法院院長批準。但審理選民資格案件除外。
4.審判監督案件
通過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按照第一審程序或者第二審程序審理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的審限。審限自決定再審的次日起計算。
5.涉外民事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條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間,不受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的限制。
二、民事案件審限的計算
案件的審限從立案次日開始計算,至結案之日截止。
下列期間不計入審限:
1.刑事案件對被告人精神病等進行專業鑒定的期間;
2.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辯護人,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審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準備辯護的期間;
3.合議庭成員、檢察員等相關人員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延期審理建議,法院同意延期審理的期間;
4.刑事案件因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院決定延期一個月的期間;
5.刑事案件二審期間,檢察院查閱案卷超過七日后的期間;
6.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和處理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的期間;
7. 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鑒定的期間;
8. 民事、行政、執行案件由有關專業機構進行審計、評估、資產清理的期間;
9. 中止訴訟(審理)或執行至恢復訴訟(審理)或執行的期間;
10.審限屆滿前,當事人申請調解的案件,從申請之日起三十日的調解期間;
11.執行中拍賣、變賣被查封、凍結、扣押財產的期間;
12.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或者提交執行擔保后,執行法院決定暫緩執行的期間;
13.申訴、申請再審案件和國家賠償確認案件的調卷期間;
14.上級法院通知暫緩執行的期間;
15.向上級法院或單位請示、協調、報請復核的期間;
16.其他可以不計入審限的期間。
當事人提起一審民事訴訟,應當提交起訴狀、原告主體資格證明、起訴證據等材料。委托代理人代理原告提起民事訴訟的,還應提交委托代理資格證明。當事人應提交由本人簽名或蓋章的起訴狀正本一份,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向原告宣讀;原告確認無誤后,應當簽名或者蓋章。
民事案件沒有證據可以立案嗎
一審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長
民事案件再審申請被駁回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簽備案過的房子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0隱名股東身份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1-10電子產品爆炸致傷能提起訴訟嗎
2021-01-09改正違法行為適用于哪些情形
2021-01-08被家暴離婚財產怎么判
2021-02-20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商標續展的作用是什么
2020-11-21擔保公司設立規定
2021-01-11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31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兩人共同出資買房私下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1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