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行政機關侵犯了自己的權益,也是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但一般因為被告是行政機關,所以敗訴的可能性較大,但如果在訴訟過程中,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般來說,贏的可能性還是較大的。律霸小編整理了如何打行政官司的相關資料,希望能為您解惑。
行政訴訟或者行政官司,老百姓稱之為“民告官”,它是“官民矛盾”的化解機制。由于行政訴訟當事人雙方地位的不對等,使得老百姓談“行”色變。在司法實踐中,行政訴訟也以“兩難”而著稱(立案難、勝訴難)。但是隨著我國行政訴訟相關法律法規的逐步完善以及人們法律意識的逐漸增強,行政訴訟也慢慢進入老百姓的視野,并成為其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一把鑰匙。
一、如何打行政官司
開庭審理,是行政訴訟中的主要階段。原告做開庭審理的準備,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要注意本案的審判人員、書記員、鑒定人和翻譯人是否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以便法庭交代回避權時,能及時正確決定是否申請回避。
2、明確訴訟請求,并充分收集相應的證據材料,以便庭審中認真做好陳述。
3、開庭時攜帶筆和紙,在法庭上,應記下被告答辯的要點,以便在辯論中,對應該辯駁的內容,根據事實和法律,運用逐一辯駁,從而維護自己的訴訟請求,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
二、行政官司中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首先,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了以下八類侵犯行政相對人的行政行為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分別是:
1、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產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2、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3、認為法律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4、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5、申請行政機關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6、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7、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8、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除上述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因為絕大部分具體行政行為是由行政職能部門做出的,所以在行政訴訟中各級政府的職能部門也就成了絕大多數的被告,如工商、稅務、公安、土地管理、房管等職能部門。由此可以看出,在行政訴訟中,如何確認適格的被告就顯得尤為重要。
比如違法吊銷許可證和執照的行政行為,應當以做出具體處罰行為的頒證機關為被告;再比如違反法律規定批準土地使用權證或者房屋產權證的行政行為,應當以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土地管理機關或者房屋管理機關為被告。所以,在行政訴訟中,不能一提“民告官”就錯將一級人民政府作為被告,實際上,一級人民政府直接作為行政訴訟被告的案件相對來說屬于少數,它更多的是發生在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前置程序中的訴訟。
其次,在選擇好正確的被告主體后,準確理解和掌握行政機關實施具體行政行為時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就成了行政訴訟的重中之重。因為具體行政行為的做出絕大部分是一級政府的職能部門,所以在審查行政行為所依據的法律規定時,地方性法規以及行政規章等低階位的“法律”就顯得格外重要,這是決定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判依據。
比如近幾年因房屋拆遷、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所引發的大量的行政訴訟中,《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土地管理法》作為全國性的法律法規,在上述案件中所起的往往是原則的定性作用,而決定拆遷補償款、土地補償款數額的卻是省市一級所頒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土地征收管理辦法》等低階位的法律文件。所以,在行政訴訟中,作為原告,只有著重掌握這些法律文件,才能從根本上判斷某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做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再次,行政訴訟區別于民事訴訟的最大不同是,它僅對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至于其是否合理不在人民法院的審查范圍內。也就是說,能否贏得行政訴訟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夠得出行政機關在實施具體行政行為時是否有足夠的法律依據,如果行政機關做出行政行為時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哪怕這種行為再合理,它也是違法的,反之,只要行政機關是依法行政,哪怕其行為不通情理,行政相對人也不可能通過判決的方式打贏行政訴訟。也正是基于行政訴訟這種特殊的合法性審查原則,才決定了行政訴訟具有不可調解的審判方式,即行政訴訟的判決結果要么行政機關勝訴、要么行政相對人勝訴,而不能由人民法院調解結案,它不具有民事訴訟的靈活性。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行政訴訟程序一旦啟動就沒有回旋的余地呢?
不然,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8]2號《關于行政訴訟撤訴若干問題的規定》已于2007年12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41次會議通過,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上述規定第一條就明確規定: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可以建議被告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其中第五條也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對行政機關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及當事人申請撤訴的行為行使審查和監督的職責??梢哉f,上述這兩條規定給我們指明了處理行政訴訟的另外一條途徑:即人民法院建議被告改變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相對人基于上述改變撤訴。
最高院這一規定的出臺,使得行政訴訟改變了原被告雙方“水火不容”的面貌,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非對即錯”的尷尬處境。這一規定使得大量的行政訴訟采取了類似于民事訴訟和解的方式結案,無論對行政機關還是行政相對人來說,都是一種非常積極向上的處理方式。
所以,作為行政相對人一定要牢記:行政訴訟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行政訴訟的恐懼心理,只要掌握行政訴訟的特點和相關法律規定,完全可以通過行政訴訟主張自己的權益。另外,在行政訴訟過程中“打敗”行政機關不是目的,能夠改變行政機關的錯誤行政,從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才是終極目標。
以上就是如何打行政官司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行政機關侵犯了自己的權益,是可以在行政訴訟過程中,改變行政機關的錯誤行政,達到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目的的。千萬不要因為對方是行政機關而有所恐懼。
債務糾紛打官司流程
交通事故打官司材料有哪些
農民工在工地事故打官司要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過失犯罪與共同犯罪
2021-01-27征地補償安置協議
2020-12-18怎么取保候審?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可要求經濟賠償金
2021-02-17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保險上當后如何維權
2020-11-09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