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行使探望權的條件是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關于探望權的主體,是離婚后不與子女生活在一起并與子女保持有父母子女權利義務關系的父母。
由此可見,父母行使探望權是有條件的:
1、必須是已離婚,未與子女生活在一起,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母;
2、必須是與子女保持著父母子女關系的父母。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可以推知,行使探望權的父母包括:具備上述兩個條件的生父母(婚生子女的父母、非婚生子女的父母、人工生育子女的父母)、養父母、已與子女形成撫養關系并在離婚后愿繼續提供撫養費的繼父母。
如果當事人協議離婚,在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手續時,應同時對離婚后探望子女的時間、方式等達成協議。
婚姻登記機關審查當事人是否對探望子女達成了協議,即協議內容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義務;如果當事人是通過訴訟離婚,在人民法院調解離婚的情況下,離婚協議中應有探望子女的條款,其內容必須合法;在人民法院判決離婚的情況下,應對探望的方式、時間等做出具體的判決。
總之,無論是協議離婚,還是訴訟離婚,對探望的方式、時間等問題,應先由當事人協商,協商不成時,再由人民法院做出具體的判決。
一方不讓探視子女怎么辦
《婚姻法》第48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有關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但是須注意的是,這里強制執行的對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協助責任的有關個人和單位,而不是子女。因為探望權糾紛案件涉及人身問題,如果執行不當,會對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
因此,《適用婚姻法的解釋(一)》第32條規定:“婚姻法第48條關于對拒不履行協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權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的規定,是指對拒不履行協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權的有關個人和單位采取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不能對子女的人身、探望行為進行強制執行。”
此外,如果子女已滿10歲,對是否進行探望已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和認識能力,人民法院應當征求子女的意見,如果子女不同意的,不應當強制執行探望權。
因此,如果一方不讓探望子女,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由此可見,父母中未與子女生活的一方是由探望的權利的,另外一方不得加以阻撓。但是因為探望涉及到人身關系,因此不可以對孩子實施強制履行,這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身心簡況。若您還有疑問,律霸網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如何認定同居關系財產,同居關系中的財產怎樣分割
2020-11-30怎樣賣房子?賣房的技巧有哪些
2021-01-14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攝影拍建筑發布算侵權嗎
2021-01-25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法院出的調解書無法執行怎么辦
2020-12-18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車輛全責方沒保險如何賠償
2021-03-08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土地流轉補償費怎么規定
2021-03-24征地拆遷申請信息公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5非住宅公產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