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清鎮市律師 順平縣律師 定南縣律師 廬江縣律師 玄武區律師 六合區律師 南江縣律師
法院是一個公正的司法機關,審理案件需要足夠的證據,這個證據包括人證和物證,這些人證和物證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案件審理的結果,那么民事訴訟狀證人的相關規定有哪些?親戚可以作證嗎?請跟小編來了解下。
一、民事訴訟狀證人的相關規定
(一)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義務作證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查明事實,需要依*知道案件情況的證人,對于證人來說,出庭作證是法律規定的義務,因此,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應當配合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向法庭陳述自己耳聞目睹的事實或者間接了解的情況。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作為證人,精神病患者、年幼無知或者其他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應當指出的是,生理上有缺陷的人,只要這種缺陷未成為其了解一定事實的障礙時,仍可以作為證人。比如聾啞人可以用文字表達其看到的事實,盲人可以證明其聽到的事實,對事實有一定理解和表達能力的兒童,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作為證人。證人作證應當忠實于事實真相,不能作偽證。
(二)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付證人作證
由于證人作證是法律規定的義務,所以,國家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在本單位人員作證時,應當給予支付并提供方便,以保證證人能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二、親戚是否可以作為證人
民事起訴狀被告證人可以是親戚。但其證言需要法院審查后,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法律依據
第七十二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
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一十七條 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符合本解釋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未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不得出庭作證,但雙方當事人同意并經人民法院準許的除外。
第五十三條 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
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事訴訟狀證人的相關規定,知道案件實情的人,有義務配合案件審理機關工作,出庭作證。只要是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都可以出庭作證,哪怕是親戚也可以,同時相關機關也要保障整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對于特殊情況不能當庭出席的,也可以提交書面證言。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證人必須出庭作證嗎?
證人證言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庭審調查時應當注意的問題
2020-12-04如何認定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
2021-01-20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和外國人結婚國內能查到嗎
2021-01-12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商標糾紛中的協議管轄有何規定
2021-03-10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