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之間因財產糾紛、合同糾紛等引發的訴訟都屬于民事訴訟范疇。在民事訴訟主體中,原告和被告是最重要的兩個主體。成為原告需要具備一定條件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充當原告的,那么民事訴訟法原告資格包括哪些?我們通過下文了解下這方面的法律知識。
一、我國民事訴訟中原告資格制度的規定
法律意義上的資格,是指社會主體滿足立法機關預設的一定條件而在法律關系中所具有的法律身份或充當的法律角色。民事訴訟中原告資格,即指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特定訴訟主體在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中所具有的法律地位或充當的法律身份,與法院、被告等其他訴訟當事人產生相應訴訟法律關系,受人民法院裁決約束的一種訴訟主體在整個程序中的身份。目前,我國民事訴訟中對原告資格的規定為: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 第119條)。該規定對原告資格認定的關鍵標準為,原告是否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而關于“利害關系”一詞的具體含義和內容,尚未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由此這也成為司法實踐中面臨的障礙和學者們討論的話題。
二、對我國民事訴訟中原告資格認定標準的修改與完善
通過前述分析我國民事訴訟中原告資格制度的滯后和不足,為充分保護新興公共利益的需要,在借鑒國外有利做法和經驗的基礎上,亟需從立法上修改和完善我國關于這一制度的不適宜的規定,實質上就是要大大拓寬原告資格的范圍。
(一)刪除“直接利害關系”作為原告資格的認定標準
(二)明確公益訴訟原告資格多元化
將私人、社會組織等賦予有權提起公益訴訟原告資格,已是國際上較為普遍的做法。社會組織作為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私人利益的代表,當其所代表的利益受到侵犯,理當有權以原告資格提起訴訟。而公民作為我們社會生活中最基本的元素,不論自身利益抑或是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其均為最終的受害方,也就自然而然地享有提起民事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
(三)建立惡意訴訟行為的懲罰機制
擴展民事訴訟中原告資格范圍,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保障遭受侵害的私人和公共利益,但同時也要防止一些個人或者組織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故意將與案件無關的人或者單位列為被告的惡意訴訟行為的發生。因此,應當進一步修訂現行《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對惡意訴訟行為的懲罰機制:經審判機關審查,屬于惡性訴訟行為的,視情節輕重采取相應的懲戒措施。同時,因惡性訴訟給對方造成民事權益損害的,對方可以提起侵權行為訴訟,追究惡性訴訟行為人的損害賠償責任。
由此可見,公民要在成為民事糾紛案件的原告,需要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有明確的被告、并且要有合理的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等。法院收到訴訟狀后,會對民事訴訟法原告資格進行審查。確定無誤后會要求原告承擔舉證責任,提供與案件有關的證據材料。
民事訴訟有哪些案件是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舉證期限是多久?
民事訴訟法意見和解釋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調整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程序
2021-01-13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哪些物業不能申請抵押貸款
2020-12-16信用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12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如何申請傷殘鑒定?
2020-12-13被公司騙了簽了工傷賠償協議怎么辦
2020-11-26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提供發票原件才會理賠嗎
2021-02-19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交警隊和保險公司對事故認定不一樣怎么辦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