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貴港律師 泰興市律師 威縣律師 叢臺區律師 瑞安市律師 茶山鎮律師 普洱律師
民事訴訟法對民事訴訟過程中的各個事項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如起訴、立案等。當事人在向法院提出訴訟之后,法院會對當事人提交的資料進行審核,如果符合立案條件的,會通知當事人開庭的時間。那民事訴訟法開庭提前通知時間的規定有哪些?律霸小編為您解答。
一、民事訴訟法開庭提前通知時間的規定
《》
第一百二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二、民事訴訟的流程
(一)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
1、 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 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行
3、 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 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二)民事訴訟二審程序
1、 立案
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審查一審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及卷宗,符合條件,予以立案。
證據交換。
上訴的裁定或者判決,又告訴庭審查后直接進行裁決。
2 、開庭(案件事實基本清楚,可以不開庭審理,但必須與雙方當事人進行談話)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審判庭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
維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發回重審。
宣判。
3 、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一審法院申請執行;或者向二審法院告訴庭遞交書面申訴材料,申請再審。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法院應當制作調解書,在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
民事訴訟法開庭提前通知時間應為三天,法院在受理民事訴訟案件之后,會將開庭的時間通知給案件中的原告、被告及其他案件參與人。民事訴訟一審一般會經過起訴、立案、開庭審理、判決這幾個階段,如果在一審中當事人對判決結果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的法院提出上訴,二審流程與一審基本一致。
打官司立案多久后開庭,打官司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立案到開庭要經歷什么,立案多久開庭?
法院立案后多久開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進城買房會被認定為空掛戶嗎
2021-01-03公司給付的經濟補償金需要交個稅嗎
2020-12-07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房產公司合并資質怎么處理
2020-11-21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如何證明欠條是威脅的
2020-12-19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工傷和第三方賠償可以同時嗎
2020-12-13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如何確定
2021-02-28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免責條款未作明示 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2021-01-09目前在我國已開展的人身保險有哪些險種?
2021-03-08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住改非“這一類房屋如何認定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