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屆滿的抗辯意見有哪些?
訴訟時效屆滿的抗辯意見主要應當圍繞訴訟時效屆滿的法律效力而定。抗辯事由是被訴請承擔民事責任的當事人在承認加害事實的情況下,據以主張對方當事人訴訟請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相反事實。可分為正當理由和外來原因兩類。前者如免責事由、時效屆滿事實等;后者如不可抗力事實、不具備因果關系的事實、受害人過錯的事實等。特征:(1)須是積極的事實,即證明某種客觀情況存在的事實,單純的否認性事實不能作為抗辯事由;(2)須具有對抗性,足以導致對方的訴訟請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單純請求諒解的事實也不能成為抗辯事由。
二、法律依據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五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環境保護法》第六十六條 “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條“有關船舶發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年。”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條“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因其他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根據這一規定,最長的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效最長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對于訴訟時效屆滿的相關情況認定和處理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處理,但對于相關抗辯意見的處理應當嚴格對照法律程序處理,特別是訴訟時效屆滿的情況下,還需要結合訴訟時效中止或者中斷的相關情況來進行認定和處理。
訴訟時效中止后如何計算時效
民商法訴訟時效都有哪些規定?
借條的訴訟時效中斷有哪些法定事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租賃合同存續期間承租人死亡怎么辦
2021-02-03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04已婚男所立將財產贈與同居女友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0-12-25什么樣的遺囑不能更改
2020-12-24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2021-01-07保險代理合同書
2020-12-04投保人能為哪些人投保
2021-01-25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有什么限制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