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暫時中止民事案件審理情況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二、幾種適用訴訟中止的情形:
1、在借貸案件中,債權人起訴時,債務人下落不明的,法院應要求債權人提供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據,受理后公告傳喚債務人應訴。公告期限屆滿,債務人仍不應訴,借貸關系無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訴訟;在審理中債務人出走,下落不明,事實難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訴訟。
2、人民法院受理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案件后,在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時,應當通知被告如欲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須在答辯期間內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中止訴訟。專利權人提出財產保全申請并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認為必要時,在裁定中止訴訟的同時責令被告停止侵權行為或者采取其他制止侵權損害繼續擴大的措施。被告在答辯期間未請求宣告該項專利權無效,而在其后的審理過程中提出無效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人民法院受理的發明專利侵權案件或者經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維持專利權的實用新型專利侵權案件,被告在答辯期間請求宣告該項專利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訴訟。
符合上述情況的,法院應作出裁定中止訴訟。訴訟中止的裁定作出后,由當事人申請或者法院依職權恢復訴訟程序。訴訟程序恢復后,不必撤銷原裁定,從法院通知或準許當事人雙方繼續進行訴訟時起,中止訴訟的裁定即失去效力;訴訟中止前進行的一切訴訟行為,在訴訟程序恢復后繼續有效,訴訟時效的中止中如果不可抗力未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六個月有效。
綜上所述,中止訴訟審理案件的情況也是有發生的,但是要中止審理也是需要有具體條件的,比如當事人雙方但凡有一方沒有確定法定代理人的,或者但凡有一方有因為各種不可抗力或者無法拒絕的原因不能參加訴訟的,那么這個案件的訴訟就會暫時中止。
民事訴訟法中止訴訟不服可以申請復議么?
行政復議中止情形都有哪些
因涉嫌犯罪能否中止審理民事案件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應在業主報修后多久處理
2021-01-08案件移送之后能否再提管轄權異議
2021-01-25重婚案件受害人可以自己到法院起訴嗎
2021-03-11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規定
2021-03-20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如何簽訂財產保險合同呢
2021-03-12車子保險沒額度了能再買一份保險
2021-01-03保險代理人可以全權代理保險人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