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承諾延期償還是否構成訴訟時效中斷?
構成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8〕11號) 第十六條規定:義務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擔保、請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償債務計劃等承諾或者行為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同意履行義務。”
債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的,構成訴訟時效中斷。中斷的,訴訟時效重新計算。
還款承諾書規定展期的,訴訟時效自展期屆滿之日的下一日起算。
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中,因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歸無效,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包括哪些?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訴訟時效的中斷是可以發生在訴訟時效開始計算后,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前的任何一個時間的,需要注意的是訴訟時效中斷的的事由與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是不一致的,訴訟時效的中止只能由不可抗力等不受當事人控制的客觀事由引發的。
最新訴訟時效中斷的計算方法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人事爭議如何解決
2020-11-1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怎樣補辦單位解除合同
2020-11-07離婚調解收取財產分割費嗎
2020-11-10挪用公款 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7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哪些條件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