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師函中斷訴訟時效的作用是為了什么?
為了更好的保障自己,從而會因過了時效而失去了勝訴的權利。
發送律師函能中斷訴訟時效,發放律師函屬于向對方主張權利,可以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為了保存證據最好是用郵寄方式寄達,保留郵件回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根據該規定,可以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有以下三種:
1、提起訴訟,指權利人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請求,申請給予法律上的保護。信貸業務實踐中,借款期限屆滿后,借款人沒有足額償還貸款本息時,銀行通常會通過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來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而較少使用仲裁這種方式;
2、當事人一方提出請求,即權利人向對方主張權利、提出履行義務的要求。信貸業務實踐中,借款期限屆滿后,借款人未足額償還借款本息時,銀行通常會向借款人發出貸款本息催收通知書,此種行為即屬于主張權利性質的行為,從銀行發出貸款本息催收通知書之日起,訴訟時效中斷;此外,銀行從借款人賬戶扣收貸款的行為,亦屬于主張權利的行為。不論扣收多少金額,均從扣收之日起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
3、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信貸業務實踐中,借款期限屆滿后,借款人未足額償還借款本息的情況下,借款人向銀行提交還款計劃的行為即屬于此種性質,從借款人向銀行提交還款計劃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二、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
(1)發生訴訟時效中止的事由是由于當事人主觀意志以外的情況,而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則取決于當事人的主觀意志即當事人行使權利或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行為。
(2)訴訟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而訴訟時效中斷則可發生在時效進行的整個期間。
(3)訴訟時效中止是時效完成的暫時障礙,中止前已進行的時效期間仍然有效,待中止事由消除后時效繼續進行;而訴訟時效中斷則是時效完成的根本性障礙,中斷以前已進行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以后重新起算,故中斷前后實際上是兩個訴訟時效。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的中斷就是為了可以更好的延長訴訟時效,但不管是什么案件的訴訟時效都是不能超過二十年,如果超過了,那么就不會再受到法律的保護,所以,案件在處理的時候就一定要按流程來,這樣訴訟時效就會進行中斷。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是如何規定股東直接訴訟的
2020-12-05公司解散如何追繳未繳出資
2020-11-21限期拆除時間3天可以嗎
2021-03-18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法律關于同居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19醫療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
2021-03-11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互聯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規定
2021-02-14車險理賠:體現服務的窗口
2021-02-04荒山承包年限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