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為履行期屆滿兩年則失效對嗎?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
在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后,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fā)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并不消滅。
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后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
新的《民法總則》規(guī)定一般訴訟時效是3年,從2017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 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一條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第二百零六條 本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訴訟時效是在民事案件之中原告人,可以在一定的期限之內向法院進行訴訟,以此來行使自己的權利要求,被告履行自己的權利。并且在一些特殊的案件之中,一旦原告履行了自己相關特殊的權利,那么訴訟時效將會進行中止。
訴訟時效不適用中止中斷延長的規(guī)定嗎?
行政訴訟時效的法律規(guī)定有哪些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蓋手印用哪個指頭
2021-03-12拆遷違法能否請求國家賠償
2020-11-09拖欠農民工工資新規(guī)定
2021-02-10連帶責任多久可以撤銷
2021-03-08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遲多久出來
2020-12-08快遞若保價損壞賠償是全額賠償嗎
2021-01-16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xiàn)有哪些
2021-02-22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產品責任險中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03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責任無法認定如何理賠
2021-01-10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不經(jīng)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