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中斷后重新計算的節點是怎么規定的?
訴訟時效中斷后重新計算的節點是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二、民事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普通訴訟時效是3年。它適用于法律沒有作特殊訴訟時效規定的各種民事法律關系的時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由此可見,時效中斷以后重新計算的節點是不確定的,因為在時效進行期間的任何階段,雙方當事人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導致時效中斷。不同于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時效中止的這些法定事由,僅限于時效快到期以后的6個月之內,但時效的中斷比較靈活。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名聲被別人毀了怎么處理
2021-02-20醫療糾紛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0合同無效企業如何擔責
2021-01-1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三
2020-12-17刮風導致所租房屋受損用賠償嗎
2021-03-17小區相鄰侵權賠償款如何分配
2021-03-01被政府質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1-03-01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戒毒所不是直系親屬可以探視嗎
2021-03-17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商標委托代理合同要約定期限嗎
2021-03-11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