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執行證書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是會中斷時效的;目前法律關于時效中斷的規定,主要是《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債權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應當導致申請執行時效中斷。
二、哪些情形下會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1、如果權利人在訴訟期間內通過一定方式向義務人主張權利,并且可以確定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被義務人所知悉,比如郵寄文件后有回執單、發出通知后有對方簽字蓋章的回執文書或者在國省級媒體發出公告等,此時即可視為訴訟時效期間中斷。
2、在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主張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或者義務人主動要求履行義務的,如提供債務擔保、向權利人提交還款計劃、請求延期履行等行為,那么,訴訟時效期間就會在義務人同意履行債務或主動要求履行債務時重新起算。
3、如果經權利人要求,義務人不同意履行或仍不履行時,之后權利人決定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那么,當權利人提交起訴狀之時,即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但是如果后來撤訴或者撤回仲裁的,不能發生中斷訴訟時效的效果,因為受一事不再理的要求,為了保障公民訴訟權利,撤訴或撤回仲裁從法律效力上視為未起訴或未申請仲裁。
4、如果權利人沒有采取起訴或申請仲裁的方式,而是選擇其他類似方式,比如向法院申請支付令要求借款人立即還款、申請宣告義務人死亡、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向公安機關就侵權事項提出控告等,由于法律認同權利人以此類合法的方式維護自身權益,因此也可以中斷訴訟時效。
5、在權利人通過起訴或申請仲裁,獲得勝訴的生效判決后,原則上來講,可以說權利人的利益此時已經被國家公權力認可和保障,但是此時如果義務人超期仍未履行義務,權利人仍需進一步行使權利,即申請執行。由于訴訟時效的范圍包含主張權利的期間和申請執行的期間,因此在主張的權利獲得認可后,還需要在特定期間內申請法院執行,一般來講申請執行的時間為兩年。
綜合上面所說的,中斷時效就是屬于延長了受害者的保護期限,而且這個期限一般會因法定的事由而選擇中斷,對于受害者就可以依法的保障自己的權益,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一定要按流程來,同時出需要合法的提交相關的材料。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期徒刑包括剝奪政治權利嗎
2021-02-09國有土地是否可以協議出讓
2020-12-06搶注域名算侵權嗎
2021-01-11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土地轉讓年限是多久
2020-11-18法律規定農村責任田能買賣嗎
2021-03-10土地流轉合同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2-11房屋拆遷中,收到評估報告補償就成定數了嗎
2021-01-24合謀改房屋產權面積騙取拆遷補償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0-12-30最新拆遷補償方式有幾種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