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報案中斷訴訟時效后什么時候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報案中斷訴訟時效后從相關機構出具有司法效力的文書時起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公安機關的職權之一是偵查犯罪,職權的義務特征決定了公安機關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處理報案行為,無論處理結果是立案還是不予立案,都必須符合法律的實體和程序規定,如果立案,則刑事案件進入偵查、公訴審查、審判程序,訴訟時效從有權機關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重新計算。
如果不予立案,則刑事案件無法進入刑事案件處理程序,訴訟時效從知道不予立案決定之日起重新計算。
這種程序的法定走向決定了通過報案形式中斷訴訟時效只能中斷一次,這是《時效規定》第十五條的制度設計的內在要求。
二、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
(1)權利人之請求
的是權利人于訴訟外向義務人請求其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權利人提出請求,使不行使權利的狀態消除,訴訟時效也由此中斷。關于請求的方式,法律無明文規定,應認為口頭或書面等能達請求效果的方式,均可使用。請求之相對人除義務人外,權利人若向主債務之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及財產代管人提出請求的,亦發生請求的效果。
(2)義務人的同意
義務人向權利人表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義務人的同意,亦即對權利人之權利的承認,故與請求發生相同之中斷時效的效果。同意的方式,對此法律未有限制,口頭或書面、明示或默示,均無不可,而且也不問義務人的同意是否有中斷時效的目的。同意之表示人原則上應為義務人本人,義務人的代理人于授權范圍內而為同意的,亦發生同意的效果,但保證人等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對主債務人不生同意之效果。同意之相對人,原則上亦為權利人或權利人之代理人,對第三人為同意,不生同意的效果。
(3)提起訴訟或仲裁
權利人提起民事訴訟或申請仲裁,請求法院或仲裁庭保護其權利的行為。訴訟之舉,是權利人行使權利的最為強烈的表示,故訴訟之日便是時效中斷之時。權利人若以有效的判決、裁定、調解協議等法律文書,向法院申請執行程序的,亦發生與起訴同等的中斷時效的效果。但是,權利人于起訴后又撤訴的,其起訴是否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果呢?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通說認為,起訴已表明權利人行使權利的事實,即使撤訴也僅是放棄公力救濟,其內含請求之意思并未因撤訴而撤銷,故應視為與請求相同的發生中斷時效的效果。
報案也是一種主動維護其權益的表現,故此對于任何人而言,故此會導致訴訟時效中斷。除了報案外的其他法定可以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發生之后,義務主體也可以不履行相應的義務,但是必須要能夠舉證中斷事由確實存在,否則會導致超過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駁回起訴是否導致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復核和復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企業違反什么工會可以依法要求誰承擔責任
2021-01-02商業秘密沒有具體約定該歸誰所有
2021-01-16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三類犯停止減刑假釋
2021-02-21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土地承包對經營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