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訴訟中,知曉案情的,具有作證資格的,都有義務作證。民事訴訟中,各方的證人都是自己找的,在民事訴訟中證人必須出庭作證嗎?法律對此是怎樣規定的?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詳情請看下文。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第73條規定,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明確,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并經人民法院許可。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予以準許的,應當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并告知其應當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后果。
證人因出庭作證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提供證人的一方當事人先行支付,由敗訴一方當事人承擔。
注意:
1、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證人為聾啞人的,可以其他表達方式作證。
2、證人作證時,不得使用猜測、推斷或者評論性的語言。
3、審判人員和當事人可以對證人進行詢問。證人不得旁聽法庭審理;詢問證人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讓證人進行對質。
證人因履行出庭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費用以及誤工損失,由敗訴一方當事人負擔。當事人申請證人作證的,由該當事人先行墊付;當事人沒有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作證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墊付。
以上內容由律霸小編整理提供,證人出庭作證是一種常態,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可以不出庭作證,可以利用視聽傳輸技術作證,具體什么情況小編在上文都作了詳細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瀏覽!
偷錄的錄音、錄像成為判決的證據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討債需要準備哪些證據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處理的途徑有哪幾種
2021-01-27父母和子女能簽訂贍養協議嗎
2021-03-22在外國申請離婚要什么材料
2020-11-18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2020-11-10申請認定馳名商標的三種途徑是什么
2021-03-12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新三板上市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有哪些
2020-12-18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2-23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壽險理賠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2020-12-11